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8日
劳动者
03

东方厂有一个“排难部”

文/曹军华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优化组合制度的建立,西安东方机械厂也和其它企业一样开始消“肿”、减“肥”。仅1993年就先后有800余人被减下岗。一时间厂子多出了一支占全厂总人数十二分之一的富余大军。

800余名下岗人员今后怎么管理,顿时成了令人犯难的问题。经过研究,最后企业决策者们把这一管理富余人员的任务交给了武装部。就这样,武装部受命于危难之际,义无返顾地挑起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富余人员管理两副重担。

富余人员下岗伊始,近千人一下子交给武装部,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这些人中有长期下海的散兵游勇,有劳动纪律松散的青工,还有因其他原因下岗的老工人、大学生。第一步,为弄清这些人的底数,武装部全体人员不分白天黑夜下到这些人原先的车间、班组、处室调查走访,深入了解这些人的性格、爱好、表现、思想情况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对这些人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并为每人建立起了一份详细的管理档案。

第二步,他们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富余人员下岗有的是因一直下海、打工,有的是因不掌握新技术、专业不对口,有的因长期违反厂纪厂规或因身体原因等不同情况,建起了不同的班排组织,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对年轻的采取岗前培训,想闯的采取劳务输出,年龄大的采取厂内退休,特殊人员采取强化管理等方法,对不同的人员进行了不同的分流,使全体富余人员基本得到了各有所安。

第三步,为使富余人员能够在返岗后适应工厂对各种技能日益提高的要求,武装部在强化管理严格考勤,组建党团小组开展党团活动的同时还狠抓了旨在提高富余人员自身素质的开放政策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厂规厂纪教育及国防教育。通过介绍大道理使富余人员认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学好技术,才能在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年间,厂武装部先后为企业接管富余人员1174人。下岗伊始,近千人的一支富余大军每人每月只能拿到80元的生活费。这些人的情绪像一堆干柴,搞不好就会影响到工厂经营机制的转换,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武装部一班人身上的担子重啊!接管富余人员的最初两年部里全体人员几乎没有休过星期天。对全厂编成4个队的富余人员每天要进行考勤登记、再上岗培训、政治学习、纪律教育,再加上少数人的思想工作,哪一样不让人揪心呢?为了使富余人员增加基本收入,稳定他们的情绪,张广林和武干毛振东、刘秋生可没少跑厂绿化处、总务处、公安处、房管所等时常有临时性工作的部门处室,终于为300多人找到了种花、种草、养鸡、种菜、清理卫生、房屋拆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供气工程加热站管理等活路。经过培训使400余人重新上岗,还代表工厂和150余名有一技之长者签订了停薪留职合同。合同规定停薪留职中级以上职称者每月为工厂上交150元,中级以下职称者每月上交100元,仅此一项3年来他们就为企业创收了近五十万元。

接管富余人员几年来,对张广林和武干们来说家已经快和旅店划上等号了。武干们每人都有具体的帮教对象,仅部长张广林一人就担负着12人的帮教任务。在张广林负责的这12人中有一位女青年因交友不当染上了毒瘾,且未婚先孕5个多月,不但抽光了自己的积蓄,而且将父母抽得家徒四壁。张广林发现此事后,数次找他谈话,劝其戒掉毒瘾、打掉孩子。这位女青年企图蒙混过关死不承认。张广林便一次次与她谈心,列举未婚先孕的种种害处。张广林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位女青年终于承认了自己怀有身孕的事实,并同意引产。这时张广林又伸出兄长般的手为其联系了医院安排了2名女职工日夜照顾。为了使该女青年借机改掉吸毒恶习,手术后他特意关照医院让她多住几天,并安排部里武干们轮流为她送饭。他还特意买了鸡蛋、红糖等物品送到医院。

出院那天张广林专门找了辆车送这位女青年回家。在武装部如同亲人般的关怀下,该女青年动情地对张广林说,我再不学好,今生就无脸见你了。今年春节该女青年由年迈的父母陪着专门去给张广林拜年,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如今,早已戒掉了毒瘾的她已于今年4月重新返岗。

武装部在管理富余人员的同时还注重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党的温暖。下岗职工仝杰、黄兴城等5位同志的孩子身体不好,时常住院,生活十分困难,武装部得知后立即在全部人员中发起了“共产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很快捐款500余元,为每人送去了一袋面粉和50元现金。

去年8月,职工刘森林因下岗又加之抚养着老人生活负担很重,眼看孩子开学时间到了而无钱报名。消息传到武装部,武干们当天就为其送去了120元捐款。如今讲起这件事,七尺男儿刘森林仍是泪流不止。

在武装部的管理教育和诚心关怀下,下岗人员中大部分人不但重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劳动岗位,部分骨干下岗人员还在武装部带领下多次为企业分忧,圆满完成了工厂的突击性任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