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01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升旗 图片新闻 百年国耻一旦雪 回家的况味 图片新闻 香港地名由来诸说 彤云缭绕话紫荆 香港 香港回归书怀 香港回归感赋 庄严的时刻 接香港回家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回家的况味

屈超耘

活了大半辈子,不知出了多少次差。不论是在北国的哈尔滨,还是珠江畔的五羊之城广州,尽管也想念老母,想念妻子,想念儿女;尽管一旦回了家,吃一口故乡的包谷糊汤并油然生出:“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土窝”之叹。但是,过后便被生活中的其它事情所冲淡。只有这次去香港,接触了一些朋友,见面所谈的话题全是“七一回归”,再折转返回商洛山,那种对回家的体味,就大大的不同了。那别一般的情,别一般的爱,别一般的思絮,犹如饮了一杯醇香的老酒,长久萦回在心头。这时,只有这时,我才明白一个理:回自己的小家固然亲切,而回到祖国这样一个大家,那才是真正的回家哪!

回家的味道是温馨的,它在任何时候都会使人激动从而久久难忘。我在香港碰见一位约十岁左右的小朋友,他一看我的装束,就知道是从大陆来的,谈话很快就无拘无束起来。我问他:“小朋友,你会说普通话吗?”他眨了眨眼,顽皮地一笑:“香港的学生,尽管从小就学英语,可家乡话是不能忘的。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怀抱,学习普通话更成了学生的一种风尚。”接着,他便用带有港音的拖腔向我说了一句:“香港要回归,我们就要回家了,回家真好!”听着他说普通话,看他那一副虔诚的心情,以及那双企盼的眼睛,我的心里像有一股暖风掠过,充满了温馨感。是呵,祖国的香港和大陆从来儿不离母的依存关系。一百多年来,却是有家不能归,那是多么令人窝火哪,现在,终于要回家了,生活在宝岛上的人,包括这些年龄幼小的孩子,谁没有温馨感?这种温馨,表现在那句并不地道的普通话上,充分表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回家的味道是圣洁的,就像品尝母亲那甜香的乳汁。我们是“5.1”那天乘船从深圳蛇口出发的。一到九龙码头,就有一位姓陈的青年导游来接站。他把我们迎上车,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从大陆来的,我先给你们出道题,看谁能回答出来。”接着,题目就出来了:“今天,距香港回归祖国还有多长时间?”大家异口同声回答:“还有61天。”他一听,笑了,笑得几乎流出眼泪。他说:“是61天,因为5月份是31天。61天后,香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经过短时间的接触,我大体知道了他的底细。他的祖先是福建泉州,四代前来香港。上小学时他问老师:香港的历史有多久?老师含糊告诉:反正很久了。后来他问爸爸,爸爸告诉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此,他便记住了爸爸的话。当香港即将回归的时候,他接待了我们这些来自祖国的亲人,自然有一种别样的圣洁感,以至一见面就给大家出了个怪题目。他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他得知我要买些小礼物回家送人时,便主动推荐了一种镀金纪念品(一块国徽,一块香港区徽,一块青马大桥)并价钱减三分之一。他说:“给你买纪念品,我贴了一些钱,可心里高兴。一提起‘7.1’回归,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从香港回来,当我向朋友送这些纪念品并说了它们的来历时,朋友和我都感到了一种别样的圣洁。

回家的味道是亲切的,亲切里充满着沧桑感。我下榻的地方是九龙油麻地,附近有一个微型公园(香港这种公园很多),园里有一排不大的紫荆树,周围围着铁栏栅,我问一位正在扫地的老人,为什么这些树围着铁栏栅?老人说:“紫荆树是香港人最喜爱的树,紫荆花是香港人最喜爱的花,7.1香港回归祖国后,用紫荆花作标志五星形的区旗就要在香港飘扬,人们就更爱紫荆树了,因为树小,怕有人损害它,就给围上铁栏栅。”老人向我倾诉了他对紫荆花的感情。他说,他的先人是从广东佛山迁来的,清光绪八年,佛山同乡会号召不为英国人干事,他的先人响应号召回家,临走时给当时的家裁上紫荆树。当老先人的孩子再度赴港时,紫荆树已经长大开花了。因此,他的家人一代一代都爱紫荆花。今年,香港要回归祖国,他全家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回家感觉,因此,他便买了不少有关紫荆花为饰物的纪念品。老人最后指着区徽胸章对我说:“再有两个月,我们就要回家了,回家后,我要到我的老家去,告诉老先人在天之灵,他生前所爱的紫荆花,如今已成为香港人的心上花了。”

回家!回家!回家是儿子对母亲呼唤的回应;回家是游子落叶归根的必然。人人都有家,人人要回家。今天,当香港结束一个半世纪无家生涯而要回家时,怎能不高声呼喊:“母亲,我终于回家了”的叫声,而当呼喊回家时,怎能不觉得豪情满怀。然而,就在香港人呼喊回家时,祖国母亲也不断呼叫:儿子,回来,回来,妈妈欢迎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