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05日
生活广场
06

全国每天三十余张脸毁于美容场所,脸蛋成了试验田。于是,社会惊呼:

美容,须慎行

文/何菁菁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十多年前“美容”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然而,在短短的数年间,广州、深圳两大城市烧起来的美容热,从南向北,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向农村席卷全国。不论大中城市还是小县城,各种美容院、美容厅、美容店应运而生,撑牌开业,大街小巷“纹眉”、“隆鼻”、“美容”等招牌比比皆是。

全国遍布城乡大大小小的美容厅、店能有多少?4年前,权威人士保守估计的数字约为10万个。今年初,全国美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各种档次的美容机构已逾百万家之多,从业人员500多万人,仅北京市就有4000多家。近4年每年新开张的美容机构以年均20万家的速度攀升。

毋庸置疑:美容,使年轻美丽的姑娘更加风姿绰约,也使那些相貌缺陷而苦恼的人笑逐颜开,更使韶华已逝的中老年人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美容,让人锦上添花,是遇上了高明的医生。如果遇上打着“美容”广告的江湖骗子,那可就惨了。花大把钱不是带来欢乐和笑容,而是难以弥合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这样的美容伤害事故,近几年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投诉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透过持续升温的美容热现象,我们不能不正视当前美容业管理无序,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岗位培训杂乱无章,没有专门监督机构对美容业进行技术监督、考核、评判,美容事故投诉无门等一系列问题。

做美容手术,是要求极高的现代医术,差之毫厘便有失之千里的毁容后果,需要经过医学、美学、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因此,美容业这项崇高和神密的职业与大街上摆地摊完全是两码子事情,不是毫无技能的无能之辈随心所欲租间门面,挂上美容招牌便可美起容来的。

然而,我国经过专门整容外科培训的专科医生少得可怜,远不能满足目前美容的需要。

正规学校培养的美容专业人才奇缺,而良莠不齐的美容培训班却遍地开花,举办者有的根本不具备培训条件:场地窄小、缺乏师资,没有实习基地,投资极少便匆匆上马,有的培训两个月就发给美容师文凭了,有的甚至只要交钱,便可拿到美容师的证书。这些地方培训的学员,打开门面便可美容,而且招收学徒。这样的美容师,不毁容才是怪事。

而在美国,医大毕业8年后,必须具备3年普通外科,再干5年整形外科,才有资格被任命为美容外科大夫。

美容,分为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生活美容是通过药物和按摩等手法,加强面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缓皮肤衰老和外界环境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使皮肤变得健康红润。

而医学美容是指用药物、手术、物理、化学等手法使身体某些部位和面部器官变得漂亮,如隆鼻、割双眼皮、隆胸等,它属于一项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危险性。而目前的美容厅、店、院所从事的业务范围,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界限模糊,两者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许多不谙医术的“美容师”也开展隆鼻、隆胸等业务。据某市资料报道,该市美容厅90%以上均开展医学美容业务,然而在工商局登记的从业人员,90%以上均非专业人员。

“美容师”队伍人员良莠不齐,而目前市面上无法辨别真伪的各种劣质化妆品,更给美容业脸上黑上加黑。据了解:全国注册的美容用品生产厂家共2000多家,而遍布城乡的“黑色加工厂”更是无法计数,这些化妆品往消费者脸上涂抹,因此美容事故层出不穷,可说是预料中的事了。

美容是一门科学,作为消费者,美容,特别是医学美容,在走进美容场所之前,应该嗔重考虑,你把脸交给了谁?最好是到那些正规医院美容科美容,以防美容毁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