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15日
世界之窗
04

巧手装点美丽乌发

——记日本著名妇女头饰品工艺师石田健次先生

中日系一衣带水的邻邦,其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这不,从遥远的隋唐时代的古都长安传到日本去的簪子,演变成日本的妇女头饰,如今又回国“探亲”来了。

前不久,在西安城堡大酒店,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日本妇女头饰展”引起古城观众极大的兴趣。面对那一枚枚用薄且小的绢片制成花鸟虫鱼、宝船、御车等造形的工艺簪子,观者无不称其色泽的典雅,技艺的高超。

在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25周年和香港回归中国之际,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和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日本著名的妇女头饰品工艺师石田健次先生携先父遗作,率后继之子在西安举办了这次日本妇女头饰亲子三代作品展。

69岁的石田健次先生是日本祖传制造妇女头饰品的工艺师。他酷爱头饰工艺,并为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懈努力。18岁时,他继承父业开始头饰的制作,经过50余年的潜心钻研,他的手艺日臻精湛,3年前成为东京都命名的两位“传统工艺师”的其中之一。如今,他又将这一传统工艺传给了儿子石田毅司,使之后继有人。

石田的头饰作品大多以花卉鱼虫为题材,返朴归真,表现自然。松枝、梅花、樱花、金鱼、仙鹤、蝗虫等都是他表现的内容。花卉和鱼虫的组合更呈现出一种立体感。如“给松配上仙鹤”、“给梅花配上黄莺”等等,造型逼真,如生。石田还选择元月至12月各不同月份的不同自然景物为题材制成系列头饰,如“一月松”、“二月梅”、“三月樱”等,流露出一种季节感。

此类女子头饰系日本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但国人观之却有似曾相识之感。石田说,这得追溯到一千四百年前日中文化的交流。当时,日本的遣唐使将古长安妇女的簪子带回了日本,伴随着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年)那种叫做“岛田髻”发型的流行,从长安传来的簪子经艺术加工变成了日本独特的妇女头饰。

在日本,这种传统的工艺头饰一直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欢度新年,祝贺生日之际,身着和服的年轻女子,绝少不了用这种头饰装点秀发,有的则将其作为居室的装饰品,还有的将其作为礼品赠给心爱的人。

现今,女子头饰的手艺人在全日本有15人左右,虽然都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生产,但石田健次的作品却能独领风骚,无论是从图案的构思,或是色彩的搭配,还是制作工艺的考究,在全日本都堪称一流。这除了其从业时间早以外,与他不断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七十年代开始,石田健次于制作之余,开始在其他国家举办日本妇女头饰展,不收门票,不卖头饰,一种纯粹的文化交流。石田在向世界宣传介绍日本文化的同时,注意吸收各国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用于头饰的制作。这20多年来,他已在美国、法国、新加坡、中国等地搞了近20次头饰展,绝大部分属于自费,因而花费了不少;但石田健次说,从益于头饰作品的提高这方面看,他还是赚了一笔。 (张西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