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居住地环境被列车发电厂严重污染,倍受折磨的我们不得不借助新闻媒体发出急切呼吁——
还我们正常的生存环境
编辑同志:
我们是陕西省韩城矿务局建安总公司的43户计128名退休职工及家属,于1971年就居住在韩城市龙门镇龙门村(又名建安公司北区互助村)。由于渭南供电局韩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1992年距我们居民住宅仅10米处修建了一座日耗煤120吨的列车发电厂,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恶劣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严重摧残,直接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与安全。在我们连续4年不断上访、控诉均无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才不得不请求、呼吁舆论的监督,才不得不向新闻媒体披露,以求得社会各界的同情、重视、关注与促进问题的早日解决!
就是这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且早已报废而在带病运转的列车发电厂,根本没有消音、除尘等必备的环保设施。一个仅12米高的烟囱,一日24小时不停地冒着浓浓的黑烟黄雾,排撒着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煤渣和粉尘,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院落,每天就能清扫出4桶煤灰,害得我们夏日出屋也得带头巾、戴帽子;含有氰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滚滚浓烟,气味刺鼻,不仅将村内所有树木花草全部熏死,而且致使我们男女老少均程度不同地患上了呼吸道和肺部的病症。前不久30名居民自费拍片透视,都有病症,其中12名较为严重,整日胸闷、咳嗽(均有诊断证明)。受害者中,既有76岁的老人,又有仅4岁的儿童。一些从未从事过粉尘环境下作业的职工,竟患上了煤肺、矽肺这些致命的病!
就是这个发电厂,既要用我们的水井水泵给他们厂供水,又不采取任何措施,时常导致水泵的水回流,把污水倒流进我们的饮水池内,使我们池中的生活用水变黑变臭。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火碱、硫酸等化学药剂,导致不少居民腹胀、腹肿,最严重者已患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病症。我们单位领导考虑到职工家属生活用水的干净卫生问题,想安个逆止阀门,又被他们拒绝,至今池臭水黑,不能饮用而又毫无办法!
就是这个噪音刺耳、日夜隆隆、让人心烦的发电厂,根本不设消音设备,尤其在放气阀门放气的时候,声音大得令人简直无法承受。导致绝大多数居民耳聋、耳鸣、失眠、心悸等症状日渐严重,不少居民看电视要把音量放到中音以上也还难以听清!就连几个干部在现场查看情况时,也深感心烦难忍,何况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百余人,确确实实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境地!
4年多来,我们曾无数次地找该厂的历任领导,均未任何结果!
我们迫切地呼吁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尽快给我们的生存之地归还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空间,清净的饮水!尽快救救我们,还我们一个健康的身心!否则,我们再也生存不下去了,这就是我们的呐喊、呼唤和期望!
43户受害者?
调查附记
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记者曾于6月18日下午在韩城矿务局工会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下峪口龙门村。实地一看,其状令人愕然,43户居民均住青一色的平房,离平房不远处便是渭南供电局韩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列车发电厂,噪音很大,尤其阀门放气时,几步之内不能对话;走进居民家,电视音量放至最大才能听清。发电厂10多米高的烟囱烟雾滚滚,一会儿冒黑烟,一会冒黄烟。空气里弥漫着灰渣和粉尘,小的极细,大的直径有2毫米。居民区的路上和居民的院子房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煤灰,墙根的煤灰更厚,用手一挖,竟有20公分深。时值夏天,43户居民为了防烟、防尘、防噪音,家家门窗紧闭。水污染也很严重,村子的花草树大都枯死,地里的菜不死的也黄迹斑斑。逗留片刻,记者便已无法忍受,久居这里的43户煤矿职工不知是怎样度过4年光阴的(从1992年始)!面对此情此景,一番感慨顿然而生:《环保法》早已颁布实施,为什么这里的严重污染却依然如故?深受其害的群众多次找厂家及有关部门反映,为什么久拖不决?不知这种置人民生存不顾的状况还要持续到何时?的确,我们也象这43户居民一样,急切地盼望有关部门能尽快采取措施,早日还他们一个正常的生存环境! 本报记者 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