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检查不听汇报又如何
“检查”,为发现问题而用心的查看。
可时下的检查,不知从啥时起违背了原意,把“看”变成了“听”。下基层检查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听那连篇累牍的工作汇报,掌握情况,主要是通过听汇报,看总结,疏于实地考查。而被检查的单位又是准备材料,又是精心布点,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检查,听的是成绩,看的是典型,坐在会议室里听了也就检查完了,常常使检查流于形式。
而且现在经常是上级机关来一个人,下面得陪一帮人,结果是上头来的人不能以较充足的时间开展工作,下面的主要领导也空耗了不少精力。下基层检查工作,本是为摸清情况,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而去的,如果把下基层变成了干扰基层,祸害基层,这就不怎么美气了。克服这种弊端的办法有没有呢,我觉得把听汇报变成查现场就是解决的方法之一。直接沉到具体岗位、具体工序上,查差距,找毛病,肯定成绩,指出努力方向,使检查工作真正成为为科学决策推动全面工作的直接动力。这里不妨搞点“洋为中用”,借鉴一下美国官员检查验收下属部门的经验。
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因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mD—82飞机,所以必须接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检查,以取得生产许可证。第一次检查时,“上飞”象迎接国内那些检查团一样,精心安排了一整套接待程序。然而事与愿违,美国检查官员一不要厂家接待,二不要安排宾馆,三不听厂家事先准备好的汇报,他们在厂里那怕一杯咖啡都自付费用。现场检查当然是无私的、严厉的,而且每检查一次,都能准确无误地挑出毛病,提出改进办法。以后经过四次这样一丝不苟的检查,才使“上飞”获得了麦道飞机的生产许可证。这样的检查既不增加基层负担,又推动了工作,肯定是受基层欢迎的。
(罗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