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8月05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文化扶贫到乡下 胆剑篇 华山作证 图片新闻 关于“健力宝” 拥灯遐思 图片新闻 广告 引导 两帧香港实寄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并非“杞人忧天”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关于“健力宝”

沈利斌

对中国人而言,健力宝犹如牌桌上一副将牌,原本希望一打出去便会定乾坤,谁知牌局莫测,打出去后却并没象希望中那样收到奇效,甚至连些许回音都未曾听到,便败下阵来。如果说这是一种“命”的话,恐怕会有不少人随声附和的,但中国人不服输的性格,才构成了中国在世界足球大舞台一幕幕悲壮的场面。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不能自省,不能从失败中汲取点营养,也便丢掉了以后不失败的可能。因此,在经过失败后的阵痛之后,对健力宝队出征马来西亚的成败得失作一客观分析,当是完全必要的。

痛定思痛,败在何处?

依健力宝队出征以前的一系列热身来看,抛开最后的比分不说,单从这些二十岁左右的一班小将场上表现来看,谁也不曾会想到此番出征会输得如此“一塌糊涂”,然若仔细分析一下也不难看出健力宝小将在对足球的参悟上,确与足球强国的同龄人要相差许多。如在本届世青赛上表现上佳的乌拉圭队员10号奥利维拉,其在决赛中有一个很精彩的停球、启动、转身、射门的连环动作,球虽未进,但从中可体会出其在领悟足球真谛上,确已渐入佳境,几乎可与成年人相媲美;而反观健力宝队员的表现,则相去甚远了。虽这样说,但留学已两三年的经历,耳濡墨染之下,健力宝队员也不时能显露一些“桑巴味”十足的精妙之作,但据行家观察,其“神似”的感觉是少了些,只不过是形似而已。对此,好事者称其为“花拳绣腿”。

若要凭心而论,健力宝队的差距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绝不只是中看不中用!首先,体能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场上那种跑不动的感觉和比对手始终慢半拍的场面,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只被寄予厚望的队伍;其次,巴西足球的精髓部分并没有领悟。巴西足球是建立在一种个人技巧与集体配合,动与静,理性与激情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其充满诗意般的创造性往往给观者一种欲罢难舍的感觉,尤其是巴西人在比赛中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的转换,以及其由防守转入进攻的迅捷快速,常让人有一种闪电般的感觉,而反观同样求学巴西的健力宝队,其在攻守转换等环节的缓慢却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比赛经验尤其是大赛经验的严重不足是阻碍该队进一步提高的另一隐忧。

卧薪尝胆,何去何从?

针对健力宝小队员在世青赛上的不佳表现,和其在与对手对阵中所暴露出的种种不足,国内的热心者都相继发出了:健力宝,何去何从?的感叹,甚至更有好事者不惜打起了“足球文字仗”,一派曰:健力宝应继续留学巴西,一派曰:健力宝应留学欧洲,以欧洲讲究体能和集体配合的技术来弥补健力宝队现有的不足之处。两种说法各有所据,争论不休,初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但若仔细想想,则一定会发现,“欧洲”派是有些一厢情愿之嫌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善始善终,有始有终”,对于健力宝而言,这句话是非常合适的。作为一些二十左右的孩子,其在技术、战术的个人修养上尚处于上升期,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广取欧美所长,自也无可厚非,但若举个例子讲,练书法的人在学习阶段如果今儿练颜体,明儿练柳体,那么日子长了,他的字必是无所长进,因为杂而不精,学必难成。同理,作为从十几岁便来到巴西求学的健力宝小队员,其对“桑巴”足球虽参透不深,但初谙玄机的说法并不为过,所以,从“形似”到“神似”是一个质变和量变的关系,而在这期间,也必然会有一段时期的阵痛期,健力宝目前的境遇正是如此。由此论之,则不难得到健力宝的去处——赴巴西再求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