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
吴明
我儿子学习一直很好。当然喽,他聪明是因为我英明,教育有方。尽管他学习好,我也没忘了引导,我是他老子,教育他是我的责任。
有一回他在家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忽然盯着屏幕上打来杀去的女侠目不转睛,自言自语道,王祖贤,我要坐飞机去娶你。吓我一跳,小家伙才8岁呀!为什么?我发问。人家漂亮有钱有名呗,儿子嘴巴一撇。啪一声关掉电视,我斥道,好好写作业;人家有钱有名,有啥好羡慕的?只要你学习好了,那以后还不是要啥就有啥呀!我用正面道理引导他。不料他开腔了“爸,那你学得那么好,我怎么看你要什么没什么呢?他这样一反问,一时叫我哑口无言了,因为我一直混得挺窝囊的。我不愧是他的好爸爸,待省过神儿来,我给他讲了许多道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富贵于我如浮云,金钱于我如粪土,人的价值并不在地位高低,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乱七八糟,似是而非,滔滔不绝,弄得小家伙似懂非懂,只是对激昂演说的我点点头。
后来儿子不辜负我的希望,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重点地走,大有青胜于蓝让我如愿以偿之状。而且他德育上也不错,年年三好生。在我的薰陶下,他品味很高雅,目不观美国日本法通,耳不闻港台流行歌曲,放学回家就拉小提琴,欣赏世界名曲,阅读文学名著。虽然他8岁时对王祖贤有过好感,但那属于他年轻幼稚时的行为。一过8岁他就不再追星了。如果电视里王祖贤的花容月貌再出来,他就换频道找《悲惨世界》,宁可看满脸沟壑的冉·阿让。找不着,就啪得一声关掉,说现在的电视真无聊,自觉地捧起一本名著看,在我赞许的眼光下,久久地纹丝不动。
上中学他住校,放假才回来。
这回他回来,我简直认不出了:头上留着板寸,身穿红底黑道球衣,脚蹬阿迪加斯……整个一水儿的运动系列。在家也不看名著听名曲,一个劲儿地看电视足球转播,没了,就掏出一摞球星照看,在我惊异的眼光下,久久地纹丝不动。
你这次成绩怎么样?我问。不怎么样,他回答时头也不抬,只顾看他的球星。到底怎么样?!我加重了语气。也就是靠后一些,不过不是最后一名,他仍心不在焉,嘴里还哼着米兰米兰……为什么!我恼怒地打断他,讲讲,为什么?他没话。最后,我说,看看你的周记吧。
“上中学后我经常在想,人活着是为什么?就为学习好吗?家长、老师都这样教育,鼓着我们一天到晚地学。其实学好了将来又能怎么样?很多人学习不好,活得不是照样很潇洒、很享受吗?那么我们干嘛要象苦行僧似的呢?
苦闷使我不知不觉地走向了运动场。结果我爱上了足球。我爱上足球后,感觉整个人变了,活得带劲儿了。同学们不再说我只呆在教室看书听WAKMAN象个孤僻的小姑娘啦。他们说我现在很有男子气。男生选我当了足球队长,女生说我是班上的小帅哥。的确,当我身穿心爱的米兰队服,在宽阔的球场上纵横驰骋,尽情地表现自己时,我心里舒畅极了。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自己的梦想吧……”
原料来如此。面对儿子,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孩子们的生活确实太无聊了。缺少理想,缺少英雄,缺少青春岁月应有的激情。我想使他的心重新回到教室,但我又不忍心扼灭了他的英雄梦。面对一脸稚气的球迷儿子,我该如何引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