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之后
——我国再就业工程扫描
文/陈德美
走向市场国企冗员遇挑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职工“下岗”已成了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如何正确对待下岗?如何实现再就业?是目前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回眸我国的就业之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广就业、低效率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对待第一次出现的就业压力,千方百计安置好那些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面临失业的大批城镇待业青年和返城知青,国有大中型企业便成了消化转移这一就业压力的载体。加之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冗员问题亦逐步暴露,于是减员增效将成为企业走向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再就业工程社会各界齐努力
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工程是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为保护工人阶级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采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大保障措施。我国自1995年正式启动再就业工程之后,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年就使140万下岗富余职工实现再就业。1996年再就业人数增加近一倍。
日前,上海有关部门成立了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政府推进再就业工程的12条具体政策。政府利用职业培训、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三个杠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再就业新机制:下岗职工离岗不离编,继续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培训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信息;建立再就业资金,补偿下岗者的经济损失等等。几年来,上海100多万下岗职工,已有85万人顺利实现再就业。
江苏省政府日前发出《关于促进城镇劳动再就业若干问题的通知》,开始出台扶持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对使用外省和本省农村劳动力的城镇企业和单位分别按每年每人500元和200元标准征收就业调节金,专项扶持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凡安置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超过企业从业人数60%(含60%),经劳动部门认定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按有关规定,免征所得税3年。从今年起,每年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的生产自救费可用于支持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贷款贴息。工商、城建、公安、城管、土地等部门应为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开展生产自救,在安排场地、发放证照等方面给予优惠,并适当减免有关费用。
浙江宁波市新建、扩建企业必须按用人单位计划20%和15%的比例招收下岗职工,新增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按不同类型和工种20%至50%的比例招收下岗职工。据悉今后宁波市的企业招收聘用员工,必须提前一周向劳动部门提交用工计划,用人单位未按比例招用下岗职工,不足部分按每人3000元标准缴纳安置费,统一纳入“再就业专项资金”。
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投入2000万元,建立了50个专业市场,下岗职工进入市场,不收费,不交税。目前济南6万多下岗职工已有5万多人重新上岗。
社会变革也不断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念。许多下岗职工在遭遇多次碰撞和痛苦之后,逐步从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解脱出来,开始摒弃观望和等待的心态,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据介绍,武汉已有10万下岗人员将目光转向服务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他们占全市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45%以上。
落岗不落志路在脚下自己走
再就业工程的启动固然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和帮助,但作为下岗者本人,也应以积极的姿态,调整自我,挖掘潜能,为再就业创造应具备的条件,自己找“饭碗”,这既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下岗职工的责任。
1995年,上海18名下岗纺织女工当上了“空嫂”,成为当年国内一大新闻。其后,上海又有“商嫂”、“地嫂”、“巴嫂”、“警嫂”等从下岗女工中脱颖而出。她们的经历昭示我们,下岗并不可怕,再就业之路就在脚下。
故事之一:52岁的周桂英,1990年下岗前是武汉桥口建筑公司的员工。下岗后,面对姐妹们期待的眼光,作为共产党员的她,决定组建一个“三八屋面防水班”。带领大家闯出一条生路。武汉素有“火炉城市”之称。屋面防水施工是露天作业,气温越高越是施工的好时机。在没有一点遮盖的平台上,周桂英总是带头干在熬油、铺油两道最脏最累的工序上。屋面天沟是最危险的施工部位,周桂英总是蹲在天沟上,一手扶沿,一手操作。在周桂英的努力下,“三八班”五年完成数百项工程,足迹遍布武汉三镇,累计完成产值百万元。1993年周桂英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来竟被下岗前的公司请回去,担任第五分公司党支部书记。这就是现仍兼任“三八班”班长周桂英下岗后的传奇经历。
故事之二:45岁的袁名绮,原为上海某建材厂工人。93年下岗后,她四处奔走,寻找工作,但苦于无门。后来她参加了西区劳动力市场家政培训班学习。经过培训,袁名绮如鱼得水,第一次在香港老板家干起了保姆。两个月后,她又来到一英国人家中,月薪900元。当她第一次乘车颇费周折地来到英国人家里时,英国太太看到她那晕车难受的样子,叫她明天再来,她捋起袖子说:“既然来了,就让我从今天开始吧!”仅仅一个星期,袁名绮就学会了英国人家里所有要干的活,吸地毯、擦皮鞋、整厕所、洗衣服、涮餐具样样符合英国人的要求。英国人去香港度假回来,看到整洁如新的屋子,十分高兴,当时就给她加了100元的薪水。如今的袁名绮面色红润,神精气足,完全是一个职业女性的风采。她现在再也不怕下岗了。她说将来等英国人回国,她一定还能找到新的工作,因为时代调整了她,她不会再做潮流的落伍者。
故事之三:连云港市属海滨化工厂的管理人员王其怀、吉新海等人,去年6月下岗后,他们为寻求新的就业门路,经过一翻细致的社会调查,果敢地走出破产企业,挺进广阔农村“落户”乡镇企业一显身手,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便救活了一濒临倒闭的企业。
他们和南京军区后勤部某实体共同看好云山乡一拥有30余万元存量资产但亏损27万余元的停产企业乡办纤维厂,与正在寻求外力盘活资产、救活企业的乡党委、政府一拍即合,三方共同创办了年产1500吨高效磷钾肥企业南京军区连云华东化工厂。自去年10月挂牌后,他们全身心扑在厂里,投入10万元技改资金,两个月时间即完成维修、改造、安装设备等工作,12月投入试产,今年年初已生产肥料200吨,实现销售收入50多万元,创利税4万多元,产品除满足部队农场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山东、河南、浙江等10多个省市。企业投产后,他们还安排40多名市属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前景预测并未结束的话题
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它不仅是企业、产品的优胜劣汰,也是劳动者素质的优胜劣汰。从另一角度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和保持一定程度下岗现象的存在,可以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创造能者上、劣者下的环境,可以形成社会劳动力良性循环的就业新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和劳动力之间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下岗再就业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劳动力部门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左右,约500万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职工约800万人,此外国有企业中富余人员还有3000万人,与此相对,“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将增劳动力约4000万人,还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见再就业工程任重道远。再就业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社会、企业和职工四方面的力量,解决的办法依笔者之见有四:
一、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各级党和政府要以实施“再就业工程”为突破口,高度重视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城镇职工下岗待业问题,加速实施待业救济、转岗培训、职业介绍和生产自救相结合的再就业工程,通过扶持困难企业、开展劳务输出、发展多种经营等方法,广辟就业渠道,进一步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再就业安置的步伐。
二、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办法,合理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向大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要立足于就近就地消化,通过农业的深度开发、发展农村加工、服务业和加速建设小城镇等办法分层次转移。
三、各级党和政府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强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下岗职工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逐步树立起“大就业”的观念,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引导下岗职工向服务业和个体私营及乡镇企业分流和转移。
四、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会反映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内部的优化组合、企业间的竞争和破产、企业职工的上岗和下岗都需要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企业改革的深化、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