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冷眼看传销
文/吉丑
M加入的“安利”,是一种传销,卖清洁用品的。使我惊诧不已的是,M好像因此才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标,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M有意要发展我做她的下线,要我无论如何先去听听课,我决定去。
离教室很远,就听见阵阵掌声,我有些按捺不住了。进去才知道,大家在练鼓掌。主持人喊“再来!”——大家再来——“不够响”——大家再响些——“每秒17下”——掌声果然激烈得多了。
练鼓掌倒不为什么,只为了不时地给台上演讲的人一些成就感,大家如果忘了给,演讲的人也会自己要。
高先生要的比较多。他讲的是他在深圳打工,吃了不少苦头,没有甜头,让人觉得出他很没出息,所以掌声不多。于是高先生常显得尴尬,但他不害臊,他要,甚至要为他的一次次并不得意的“辞职”鼓掌。其实他讲的一次次的辞职也不是无目标的瞎胡扯,那只是为他最后加入“安利”做的铺垫。他极力要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欣喜,欣喜什么?不过是又重新成了一名打工仔。
王先生自称是位台湾人,于是给他的掌声比较多。他讲的多是关于钱的话题,动不动就成千上万。他先前有炙手可热的传统事业,是金融、汇券一类的,月薪上万,他说呀说呀说,说到好得不得了——突然话锋一转,他抛弃了这一切,为了“安利”。看上去他很有“今是而昨非”之感。听得我直泄气,没见过这号大傻瓜。就这他还鼓动大家为他鼓掌呢,庆祝他新生。人傻到这份上还有救吗?他还说为了谨慎起见,他把“安利”的销售利润分配表研究了8个月。这更加证实了他的蠢,他那所谓“迷人”的表格,有脑子的一看都明白:“只要你努力卖货,发展下线,不停地卖、卖、卖,不停地发展、发展、发展,钞票就会滚滚而来。钞票被分成各种类,冠以各种名称:月结折让、领导奖、红宝石奖、明珠奖、翡翠奖,钻石一类就分了五个档次。每个名称意味着不等的月工资,从300元到30万甚至更多,可能没人真正算完过它。王先生也没算,不知那8个月里他都在算些什么。
且不说30万,只要每月10万,就凭卖几瓶瓶洗发水、几块块香皂?我走过了二十几个风风雨雨,太孤陋简闻了吧,还从没见到一个有幸过这样奢侈生活的人。
可能怕我不信,“安利”的“传教士”们还放了录像——一些摩天大楼、一些醒目的“安利”标志牌,当然是英文字母“Amary”。一些秃项的和不秃项的人物们在世界各地剪彩、聚会、领奖、碰杯,为了一目了然,干脆在一个小地球上穿梭起了线条,东拉一条,西扯二条,渐成网状。
王先生告诉大家,只要花700元钱买一个“企业锦囊(500元的安利商品、200元的安利宣传刊物),就意味着和这样一个庞大的国际公司握手合作了,多玄!投资700元,你就成了一个拥有370亿美元资金的公司的合作伙伴,你的这“合作伙伴”总部在美利坚合众国,足球场一般大的房子里800多职员手脚不停地接电话、接订单,平均每分钟140张。哇!真的好“怕怕”哟!
面对这样的合作伙伴你还犹豫什么?是啊,捧着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不知如何下口吗?
果真是这么回事,美国才真的使人“怕怕”,它能变着法儿叫你为它兜售肥皂,漱口水,心里还美滋滋的,一心想着怎样卖得多、卖得快呢。说什么“在成功的顶峰相见,”见鬼去吧,真丢国人的脸!
丢脸的问题且放过,只是我怎么也看不出这位国际水平的合作伙伴和那几十万元的月工资有什么直接联系。
高女士是一位明珠奖得主,她现身说法。她的解释是:因为是直销,商品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形形色色的中间商“雁过拔毛”,利润当然大,分红自然多。
乍听起来没错,只怕一琢磨。高女士自称有5000人的直销网络,尽管她“悠闲地在各地旅游”,每月明珠奖却一分不少记到她帐上,这不再因为她卖得多,因为她不用再那么努力,她的下线的下线……那5000人的网络已足够养活她。不难得出结论:她成了那“拔毛”的人。一根线上串几个直销员就有多少人“拔毛”,可怕的是你根本没法计算这人数。当然他们并不把那叫“拔毛”,他们有特别的称呼“领导奖”、“明珠奖”,高女士正是其中的一个。
高女士兴致极高地描绘了她的上线生活的气派:进到商店,只要对售货员说:“小姐,这件、这件、这件不要,其余的打包。”不敢想,真不敢想,无数下线死乞白赖地兜售洗发水、漱口水,“成功的顶峰”上人迹罕至之处几位大爷、太太们悠哉悠哉做着上帝,难怪说这里的每个人都希望你成功。什么成功,不过象他们所说的,把“安利”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让他们相信“安利”就象相信你的人格,让他们买你的“安利”成就你的事业,并告诉他们所有认识的人,如果他们不信不买不需要,那么你再努力,用你的真诚你的热情你的单纯你的谦卑努力努力再努力……
说到底,还是个售货员,甚至不如。如果这传销势头真如“安利”传教士们所希望的那样,可真是件恐怖的事情,那绝不亚于食人蚁铺头盖脸地汹涌而来。好在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没脑子,一看见图片上的钞票就眼睛发亮,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