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13日
劳动者
03

发上天“通行证”的人

文/王刚

“经检查质量合格”,对这句司空见惯的行业术语,我们大多数人不会产生什么疑义,可二炮驻7103厂的军代表们却不是这样。“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要靠检查保证质量,质量就难以保证。”他们如是说。

多年来,他们负责把关交付给部队的各种产品,经多次试验,始终保持百分之百成功率的纪录。用总部代表陈增田的话说:“保持这个纪录,我们靠的是四个方面的硬功夫: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规章制度、执着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副总代表冯延义则补充道:“具体一点说,也就是在产品的监制和验收中,认真把好精、细、严三关。”

7103厂的军代表们可以说人人是军品生产的行家里手,他们都是从大专院校来的,底子厚,专业技术过硬,但这也不能放松要求,军代室要求军代表必须精于专业,对产品的图纸、技术、工作原理要精,对工、卡量具要熟。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关,陈总说:“工作的性质要求代表必须做到这一步,不然,面对产品,眼前一抹黑,就做不到保证验收质量。”每次有新任务,军代室都要请工厂有关的技术人员为军代表先“充电”,介绍产品的研制生产情况、产品的关键部位、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以及如何处理质量问题。在近期某军品质量评审会上,军代表提出了14个产品质量问题,工厂以文件的形式下到车间处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如果代表业务不精,这防微杜渐的本领是施展不出来的。

认真检查每一个零件和每一道工序,做到一丝不苟,这就是军代表要过的“细”关。

7103厂军代表的“细”,细到了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生产全过程中执行质量跟踪制度,产品从原材料投产到交付出厂的所有生产工序全部落到质量跟踪卡上。哪个环节在哪个人身上出现质量问题,一清二楚。军代室对失职、漏检发生的重大质量问题查清责任,进行处罚。每一件产品必须有军代表的签字,才能从上道工序进入下道工序,这是铁的制度。

在7103厂只要车间里还有灯光,你就会看到军代表们的身影,质量跟踪卡上的每一件签字,都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高度的责任感,军代表们最能体会到“下笔如千斤”的真正意蕴。

副总代表冯延义在验收“R”主导管时,发现导管的弯曲部位不同程度地有裂纹,他立即建议工厂更换材料,直到换了三批材料,复查合格后同意验收。质量事故终在冯延义严把的第三“关”上杜绝了。严格按定型图纸、技术条件、工艺要求验收产品,这就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严”字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