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13日
憩心亭
04

查无此人(外一篇)

文/陈根源

办完父亲的丧事,我提出接母亲到城里过,母亲不答应。我匆匆回城,心仍系故里。

我提起笔,第一次给母亲写信,千言万语涌笔端,足足写了7页。信寄走了,不久被退了回来,上面贴了张“改退批条”,可能是邮局工作人员疏忽,未勾出退信原因。我估计超重,重贴了两张邮票,再次投出去。

没有想到,又退了回来。我拿着信横看竖看,没看出个眉目来。地址,再正确不过了;收信人,绝对没错;邮码,还是那几个阿拉伯数字。可怎么会退回来呢?改退批条上勾出的是“原址查无此人”,啥叫“查无此人”?母亲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干嘛查无此人。

莫不是我字迹潦草,人家弄不清。

我重新写了信封,一笔一画异常工整。我看了又看,确信连小学生娃也会认,才放心地丢进了邮箱。

信还是退回来了,原因仍是查无此人,我糊涂了。这信弄得我茶不思,饭不香,觉不安。忽一日,我突然想到,在老家,年轻的称母亲陈婶,年长的称陈嫂,至于母亲姓什名谁却几乎没人知道。售粮交款,书信往来都是父亲的名字。山里老一代女人徒有其名。

我终于找到了退信的真正原因。

我急忙写了信封,立即投了出去,很快就收到了母亲的回信。信中,母亲没少抱怨我写信太晚,出门忘家,让她天天牵挂。

信寄到了,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心里沉甸甸的,像压了块巨石。我可怜的母亲,就连人之最起码的也丧失了。我为母亲和母亲一样的山里女人而悲哀。

原来,我第三次寄给母亲的信,收信人姓名一栏写的是我死去的父亲的名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