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13日
憩心亭
04

刘新中的陶瓷诗

文/赵勃

刘新中的诗出了一册又一册,放在我书架上的有《山风流·水风流》、《窑变》;诗论集《当代诗歌艺术谈》,《朦胧诗赏析》。他担任主编出的书已经有三本,至于经他手帮助业余作者出版的书已有数十本。作家赵熙介绍陕西工人作家时,铜川作家中第一个点到的就是他。

看到《陕西工人报》开辟专栏,系统介绍陕西工人作家,我首先想到写点刘新中的文字,宣传一下这位工人出身,在铜川文坛推波助澜的工人诗人。

和新中相识、相知,到成了文友,不知不觉已经十多年了,他的诗作、散文、评论、报告文学我都读过,作家、评论家评论他诗作的文章,我也仔细看过,他人品和文品都好。我印象深的当属他的诗集《窑变》,这部诗集题材全部是写瓷窑的抒情诗,是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全面、系统写陶瓷的诗作,因而诗集一出版,他便被称为“陶瓷诗人”

翻看《窑变》,这样的诗句跳入眼来,“既然有了一次生命/何必象烛光那样畏畏缩缩/怕雨,怕风/燃起来……/烘出一路气势来,便会有/和太阳一样辉煌的人生历程……/猛烈地燃烧起来吧/既然做一回火/就要做出火的威风/真正的/火的威风呵”。(《窑火》)诗是心灵的回声,是一种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在新中的诗中,有着对自己生命历程和社会生活的苦闷感知,有着灵与肉的搏击时的痛苦和欣慰,以及对生命的呐喊和在命运中进行的顽强抗争。他的诗有一种粗犷、豪放、雄壮的气势。

刘新中一九七一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一九七三年到位于古耀州窑“十里窑场”的黄堡镇一家瓷厂工作,可以说他是在瓷的环境和氛围中生活、工作、成长的,对于瓷和生产瓷的人,是有着刻骨铭心的了解,有着深沉厚重的感情积淀的。他在(《烧窑的汗水》)中这样写道:“我曾经烧窑/烧窑时,滚滚的汗水/屡屡/煮沸我的心胸。”诗人还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收获需要热情/点燃血液/白天有太阳/晚上也有太阳”。“你是否还记得那朵火花呢/你是丰厚的泥土,挥挥手/让一茬又一茬的丰收/驶向新岸/在你的眼里/我也许仅剩下一张熟悉面孔/但这就够了/只要有一天,我化为青烟时/别人能分辨出,那种飞翔/脱于你的血缘”。

刘新中的“窑变”,是艺术化的、丰富、生动、形象的、诗化了的耀州窑变化史。诗人笔下的古老陶瓷,窑炉、窑火、窑烟、瓷坛、瓷瓶等等,好象注入了生命,有了灵气,活灵活显。

刘新中是闲不住的人,要编辑《铜川文艺》,要组织作协的一些活动,他自己还要不停的创作。他身体壮实,精力充沛,志存高达,耕耘如牛,行速似马。迎接他的将是又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刘新中,男,1970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1973年起到一家工厂工作,担任过班组长,车间主任,科长等职。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作四百余首(组),小说,散文评论等五十余万字,出版有诗集评论集7部;作品获各种创作奖励二十余次,现供职于铜川市文联,陕西作协会员,铜川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铜川文艺》杂志副主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