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之国瑙鲁
文/刘梦熊
大型客机从香港机场腾空而起跃入高空。朵朵白云在空中飘荡,机下是广袤无垠,碧波荡漾的太平洋。尽管瑙鲁航空公司的票价最便宜,机仓内仍有三分之一的位置空着。原来,这个“袖珍小国”旅客不多,只得以优惠的价格吸引顾客。
迷迷糊糊中,传来了航空小姐的亲切声音:“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到达瑙鲁上空,开始降落。”透过舷窗俯视,机下仍是碧波万顷的大海,找不到一个黑点。随着飞机的下降,一个蟹壳小岛呈现在眼前,犹似一只在大海中浮游的螃蟹,一圈圈银白色的沙滩环绕着翠绿的小岛,仿佛工笔绘出的风光,美不胜收。
飞机平稳降落,这是一个非常简易的机场——一条跑道,一幢矮小的平房和一座指挥塔,不过房内的设施倒是相当讲究。机场内到处挂着“让世界充满和平”的牌子,表达了瑙鲁人发自心底的愿望。
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是廖廖无几,出海关时只要看一下护照就可以了,一切检查都免了,非常方便。有人告诉我们:“瑙鲁是个只有22平方公里,8000多人口的小国。全国只有两架飞机,航班也很少。因此,机场每周只开放两天。”
我们在机场门口等车,十几分钟过去了仍不见汽车的影子。原来这是一个没有公共汽车的国家。幸好,一家饭店开来一辆老掉牙的面包车(据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留下来的)。几个瑙鲁人忙过来帮助搬行李。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长得特别高大强壮,身高约1.9米左右,体重100来公斤,在他们面前我们都成了“三等公民”。我们的行李箱装得满满的,每只不少于20公斤,提两只就喘不过气来了,而瑙鲁人一人提4只,还觉得挺轻松。
在椰林中行驶了10多分钟,就到达MENAN饭店。这是海滨的一幢两层楼房,四周热带树郁郁葱葱,地上绿草茵茵,房内设施齐全,卫生也非常好。由于瑙鲁人特别高大,饭店里的门、床铺、浴缸等也特别高大。
大家很不习惯MENAN饭店的西餐,就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华侨餐馆,老师傅40多岁,老乡长老乡短,非常热情,做了可口的饭菜,还送到饭店里来供我们享用。他告诉说:“瑙鲁像只螃蟹孤零零地浮在太平洋上,除了椰子,岛上的一切都依赖进口,从工业品、服装到家用电器,从粮食、水果到肉类、蔬菜全是如此,连淡水也是进口的,岛上几乎没有河流、湖泊,居民的用水相当困难,一遇上台风就会发生‘水荒’,是一个靠进口过日子的国家。
次日,我们到瑙鲁的首都亚当市观光。转了一大圈,没见街道和高楼大厦,以为找错了地方。一打听,我们所住的饭店就在亚当市——挺拔、浑园的椰树丛中,散落着一幢幢矮小的木屋。这些小木屋以木头作柱子、墙壁,铁皮作瓦皮建造而成,房屋四周的木板墙上都挂上了厚厚的油布,远远望去似一座方形帐篷。白天油布盖在墙上可以阻止热气进入房内,一到傍晚就将油布卷上去,让习习海风吹人房内,使其凉爽、舒适,同时,可以防止木墙被日晒、雨淋,延长其寿命。两家超级市场和邮电局的几幢两层楼房就算是首都的“高楼大厦”了。
我们乘坐饭店那辆老爷车,周游瑙鲁全国。车沿着环岛公路奔驰,岛上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榕树、油棕树、椰树等向人们展示着典型的热带风光。挺拔、浑园的椰树上挂满了硕大的果实,12个椰子树组成了瑙鲁国徽图案。
车沿着环岛公路行驶,到处是白色的磷酸盐矿,简直是个巨大的露天矿场。瑙鲁朋友说:“很久很久以前,瑙鲁是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成为海鸟的天堂。无数的海鸟栖息在岛上,排出了大量的鸟粪,年复一年,年积月累,鸟粪堆积如山,经过千万年变成了磷矿。全岛覆盖着6—10米厚的矿层,储量约1亿吨。然而,我们自己无力开发,就将磷矿资源转让给澳大利亚,我们就是靠转让收入来维持生活的。可现在磷矿资源越来越少了,富矿已经枯竭,留下的大多是贫矿。一旦磷矿开采光了,我们就难以生存,要举国搬迁了。实在令人担忧。”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周游了这个没有工业,没有农业,也没有什么商业的国家,居民们也没有什么职业,白天坐在树荫下,打打扑克,跳跳舞,夜晚看看电视录像,与世无争,和睦相处,是个悠闲自得的世外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