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18日
经济生活
02

集贸市场“五害”害人不浅

时下,各类商品的集贸市场遍布我们职工住宅区的大街小巷,职工家属90%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来自集贸市场,这确实大大方便了职工家属购物。但是,集贸市场上许多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屡禁不绝,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归纳起来有“五多”,职工们把它称之为“五害”。

一是假冒伪劣、过期商品多。笔者单位商店开张第一天进了5条红塔山香烟,4条是装有小桔子的假烟。花80多元买回两瓶名酒,打开后酒精浓度过高,不能饮用,只好倒掉。有些劣质的服装、鞋子巧装后降价甩卖,还有那些明知过期的糕点、饮料、罐头等食品换上新标签继续销售。

二是短斤少两行为多。老王师傅买回五斤苹果复称只有4斤3两,少7两。张师傅买了3斤粉条少了6两。笔者时常都在西安新华、土门等蔬菜市场看到有些职工与菜贩为短斤少两争吵不休。

三是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现象多。笔者在土门蔬菜批发市场看到蔬菜批零差率通常都在一倍以上,有些季节性缺菜差率竟超过两至三倍。

四是强人所难多。一职工买肉本想买1斤半,摊贩却给割了2斤非让买走不可。一中年女职工要买2斤鱼,摊贩给称了2斤半强行让买走,两人为此争论不休。

五是不按卫生标准办事的多。有些商贩尤其是早点、夜市小吃点,经营者着装脏、灶具脏,摊点又无防尘设施,致使食品污染严重。还有经营者为诱使消费者购买,在生产熟食的过程中添加国家禁用的化,学物品,造成食品污染。

上述问题的存在,确实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损害了职工及消费者的利益。因此,笔者认为,根除“五害”,除了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加强管理之外,我们每位职工购物应多长个心眼,认真识别真假,精心选购,多做比较,以防上当受骗。并应增强法律观念,依法与“五害”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消费利益。

(刘鹏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