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蟹的知觉(小说)
文/刘海峰
每到周末酒店的生意格外火爆,七点的时候大厅里已经没有位子了,就连前台接待处的沙发上也已坐满了人。
我提着海鲜桶到加2台给客人看他们点的蟹。这是一只标重0.8斤的珍宝蟹。客人问这是活的吗?我用手指一捅,蟹便张牙舞爪起来。我告诉客人:这是今天下午刚从广东空运过来的,待会做出来你一尝就知道正宗的粤味,绝对新鲜。客人说:听说你们这里的海鲜是西安城最好的,我们今天特意来尝尝。
于是我提着蟹往厨房走去。进前门,绕了一圈从侧门出来,将那只实重只有六两的珍宝蟹重又放进海鲜池。与此回时,我的搭档迅速地将一只实重有五两的死珍宝蟹送去厨房。
前后不到10分钟,一次蒙人的把戏就算完成了。当然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更不是唯一的一次,然而这一次却是印象最深的一次。
下班的时候下起雨。我急匆匆蹬着车子往家赶,谁知半道链条断了。四周探寻根本没有修理部,我只得推着车子步行。没过多久,一辆白色拉达出租车开过来在我旁边停住,车门一推下来一位中年妇女,她微笑着说:183搭车吗?与此同时后门也推开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侧出身子说道:“怎么不记得了,我们是刚才加2台的,搭我们的车吧。”这时我才明白过来,这二位就是加2台点珍宝蟹的客人,183正是我的工牌号码。
雨越下越大。
中年妇女特热心,甚至有一种过份热情令人难以接受的感觉。她打开后盖,不容分说就把自行车塞了进去。眼镜招呼我上车,他支起双臂往车座里头移动。此时此刻我才发觉,原来他是个腿有残疾的人。
汽车开动了。
眼镜说道:你们酒店的螃蟹就是好吃,只是价钱太贵了,我们只点了两盘凉菜一只蟹喝了两杯啤酒,结果一算帐386块,就这还是周末优惠打8折哩。
没等我开口,就听女的说道:你说这些干啥,今天是你生日,难得高兴一回。
早知这样咱还不如自己在家做哩。
看你说的,咱自己能做出人家的广东味吗?
将近四百块钱,你得出多少趟车才能挣回来?
快别这么说了,让人笑话了不是。
雨下得更大,中年妇女敏捷地驾驶着车。
我无法与他们聊些什么,因为我内心十分矛盾,不知该不该说他们吃下去的是只死蟹而他们所以为的那只蟹这个时候正在海鲜池里悠然地爬来爬去……
下车后我给钱他们说什么也不要。望着雨雾中渐渐模糊的汽车我的脑海之中一片茫然。
一直以来我都是麻木地做着这份蒙人工作的,可自打这个雨夜之后当我指着桶中的海鲜对客人说“这是今天刚从广东空运过来的正经八百的海产”时心里总是虚虚的,我在暗自祈祷,千万别再碰上眼镜那样的客人了。
果真,我再也没有碰上眼镜那样的客人,但是经济上和眼镜一样的心理残疾者却越来越多地光顾于此。于是乎,酒店的生意更加火爆。
新作点评从结构上讲,这是一篇比较标准的微型小说,因为它是生活的一个切面,一个横断面。微型小说比短篇小说更加要注意结构,它最好只有一个情节,不叙述背景和历史,没有长长的铺垫而及时人题,就像作文中常说的开门见山一样。不应把一个中篇(生活的纵断面)压缩成一个短篇甚至微型小说,那不应是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