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0月04日
新闻广角
07

女儿与牛

文/小卉

女儿自断奶后,便搁在农村老家。家里养了两头母牛,常常有小牛犊尾随其后,因而女儿从小起最熟悉的动物便是牛了。

似乎所有的小孩子对动物都情有独钟,女儿也一样。一岁左右她就对牛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听到牛叫,她就欢呼、激动,要我把她抱到牛的身旁。女儿愣愣地看着牛,牛似乎也不好意思起来,身子踅过来踅过去,时不时地伸长脖子长叫一声。次数多了,女儿也便跟着“妈——”地喊一声。起初我以为女儿叫我,便应着,及至看见女儿盯着牛丝毫没有旁顾,才猛然醒悟:她在学牛叫。于是我试探着问:“牛怎么叫?”女儿竟领悟到我的意思,看着我一笑,头一歪,又一声“妈——”。几番纠正,女儿才能学会:“哞——”,乐得大家哈哈大笑。于是爷爷、奶奶、爸爸、朋友们教给她许多:“羊“咩——”,小狗“汪汪”,小猫“喵呜”,老鼠“吱吱”,汽车“笛笛”……。女儿学了不少,且怎么也弄不错。更为有趣的是,牛和羊的叫声,女儿能正确发出来“哞——”长而厚重,“咩——”轻而略颤,往往令人捧腹之余又添爱女之心。

女儿过一岁了,开始蹒跚学步,总要我牵她小手满院转,一看见青草就弯腰扯起,而后牵我手奔牛而去。牛也似熟识了女儿,待女儿举起手中的青苗,牛便摇摇尾巴,舌头一卷,草儿就到了牛嘴里。牛吃得津津有味,女儿就急着要去扯草。慢慢地,牛见了女儿,竟摇头摆尾,看来很是亲切。

女儿会走路了,甩起手,依然奔牛而去。大牛拴在树上,不能多动,小牛犊却总是满院撒欢。我惟恐撞了女儿,常追呼不已,哪知小牛见了女儿也很亲切,舔舔头发,嗅嗅衣服,待女儿拍打它时,它又慢条斯里地离开。女儿不知何时学会了“顶牛”,一见到小牛犊头一低就往前冲,小牛犊一愣,很快明白过来,低头迎来,轻轻挨住退步。每见此,就让人暗自惊奇:这小畜生也不和小孩一般见识。女儿却不买账,一味顶过去,小牛轻闪开,有时就卧下了,女儿一见更乐,爬在小牛身上拍拍打打,小牛却安闭眼睛,一动不动。大牛安详地在一边看着。

女儿能呀呀学话了,竟也学起大人,以她特有的语言训斥起牛来。小牛犊满院跑,走到哪拉撒到哪,有时甚至跑进了里屋,探头探脑,这时婆母就训斥:“这贼牛,往哪跑呢?院里有水,喝水去!”女儿听见了,就走过来,拍拍牛头训斥道:“这牛,奶让你喝水去,你往哪跑?”小牛竟乖乖转身而去,女儿却还不解气,还要照小牛屁股拍打两下才罢休。

女儿两岁了,我接她到城里,城里没有牛,女儿也没有忘记牛。

半年过去了,我带女儿回乡下。客车飞快地驶着,女儿爬在车窗上盯着窗外风景。忽然,她激动地大喊起来:“牛!牛!”我朝外望去,田野里,有一头牛正在安闲地吃草,身下小牛犊正使劲地吮着奶。我抱紧女儿,她不眨一眼地盯着牛看,那么专注,那么亲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