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向美国球迷学习
文/韩捷
“中国没有一流的足球,却有一流的球迷。”这句话不知源于何处,但却得到了大多数人,至少是球迷自己的首肯。本人的球迷史已接近10年了,从来没觉得自己“一流”,听到这话时很是诚惶诚恐了一大阵儿,然后就苦思冥想,试图找出一些根据来证明“一流”不是吹出来的。
“一流的球迷”大概是指一位“只爱足球,不爱美人”的东北汉子,此君“迷球”可谓死心塌地;要不就是指在电视上自称“为了出国看球而辞掉工作”的女球迷;“再不指的是“为了足球,而留学丹麦,好就近观看世界杯”的哥儿们……越数自己越不够格。忽然觉得“球迷”是个挺累人的字眼:要有足够的钱去买票,有足够的时间去“一路追逐”,有足够的精力去期盼、去狂喜、去悲伤,有足够强健的体魄去呐喊、去骂人、去扔矿泉水瓶子、去抵抗突如其来的打击……太累了,丝毫不比踢球的轻松,何苦呢?
都说美国人会玩,个个无忧无虑,我看不假,美国的球迷就过得比我们滋润:左手“可口可乐”,右手爆米花,绝少看见骂人、打架的,但场上的热度却是最高的:他们会在某一时刻突然集体扯嗓子大喊,目的是测一测现场的噪音分贝究竟有多大;他们还会在对方球员罚球时,举起五颜六色的牌子、彩棒或其它足以令人眼花瞭乱、找不准篮框在哪儿的物件,他们的可爱和挖空心思让人叹服。怀揣着一颗轻松坦然的心去看球,也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球迷的心平静了,球员的压力一定不会大。面对每次赛事的挑战,球迷们除了加油鼓劲外,可以学学美国球迷的坦然和轻松。外部环境好了,搞不准国脚们会超水平发挥,中国足球不就冲出亚洲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