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0月11日
劳动者
03

庆功酒,攒着年底喝

——记西北电建三公司“宝二”1号炉钢架吊装突击队

文/郭少言

从贺兰山下到南海之滨,西北电建三公司人从没有停歇过寻找光明的脚步。如今他们来到了“宝二电厂”的建设工地。

万事开头难。首台机组的安装条件非常苛刻,进点条件艰苦、临建施工受阻、工程准备仓促,但工期要求却毫不宽容。30万机组从钢架开吊到投产发电仅有18个月,比国家考核工期还要提前5个月。然而,为了在吊场上站稳脚跟,重塑企业新形象,八百条热血汉子义无反顾了。

4月1日钢架开吊,51名青年突击队员誓师团旗下,年仅27岁的共产党员刘宏担任队长,从此千斤重担落在他的肩头。刘宏告别了刚刚出生几天的女儿,毅然踏上了钢架吊装这辆奔驰不息的高速列车。从此,他与队员们一起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边临建、边施工。生活设施来不及完善,劳累一天的人们连个冲澡的地方都没有。项目部领导见到此情景也不禁掉泪。尽管外围条件差,初期环境恶劣,这些都无法阻止工程的进展。第一层钢架提前10天通过验收。4月29日那个早晨,度过周末回到现场的人们发现第二层20多根柱、梁在一天之内奇迹般地立了起来。

也许公司的经济承包措施激励了大家的干劲,但是奇迹的产生不仅是金钱的作用,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把大伙的劲扭在了一起。带头人刘宏身先士卒。他在组织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政令畅通,51个队员没打过一个绊子。人员拉不开,大家互相协作,打破工种界限。场地小,就加班倒运设备,吊装机具已经疲于应付、故障频出,连续工作十几小时的工人却能在30公分宽的钢梁上健步如飞。

进入三伏酷暑,正是吊装大板梁、准备汽包就位的关键时刻。项目部全体总动员,掀起了战高温、斗酷暑的大干高潮。但是,三分之一的队员发烧、拉肚子,大家小病不下火线,重病稍作休息,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豆大的汗珠在40多度的高温下快速蒸发。卫生科挂吊针的队伍一天长似一天,我们的钢架也一天天长高。在工程进度表上,只有物的牵制,决没有人的影响。

队员井晓峰的爱人独自留在渭河边的家里,他接到搬家的通知已经十几天了,却迟迟不动。钢架工张凯,一次在上班时头痛难忍,被救护车送往县医院。第二天稍稍减轻一些,就立刻投入到施工中。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磨练着他们的意志,钢架成为生活的全部,单身没有时间去组建家庭,双职工没有精力去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这里只有质量、安全、速度,铁的纪律。6月26日,钢架吊装到顶,创下了同类机组高效安装的纪录。7月23日,钢架整体通过四级验收,一次合格率为100%。垂直度开档、对角尺寸都控制在优良等级范围内,得到了工程监理单位的好评。突击队获得全省重点工程“青年文明号”十佳的荣誉,这是三公司自95年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首次获得此项殊荣。8月3日,汽包成功就位,大件吊装首战告捷。可是小伙子们没来及端起庆功的酒杯,受热面大件吊装和年底水压试验的工期已经一步步紧逼过来。于是他们又系起沉重的安全带爬上了钢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