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0月2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在天安门城楼上(散文) 舒平素描(散文) 这就是生活(小说) 图片新闻 金狮子(小说) 中医治癌患者福音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舒平素描(散文)

文/陈孝英

1

北京有个倪萍和鞠萍。

陕西有个舒平。

萍平同音,萍平同行(业),萍平不同韵(致)。

2

舒平不舒。

思维快捷。

节奏迅疾。

语速、车速(驾驶摩托)和行速(走路)更是“三速”惊人。

看(听)她主持节目,信息量犹若压缩饼干;

接受她采访,时时得提防那纵横恣肆的诘问和不容商量的阻断;

跟她交谈,小跑步方能跟上那一泻千里、信马游缰的思维;

同事们都为她走路担扰:目不斜视,一往无前,不撞倒(或撞到)障碍物决不拐弯,其结果,往往不是障碍物被撞坏,就是她自己被撞伤。

小跑步跑完40年人生,不撞倒障碍物决不拐弯——这也许是她性格的绝好写照?

3

舒平不平。

人生道路不平。

职业选择不平。

通向声屏之路更是崎岖不平。

人生的每个阶段,理想主义者的她都要为自己设计出绚丽的蓝图:从舞蹈演员到话剧演员到执教鞭的园丁,再到声屏主持人。

尽管具体的蓝图不断转换,终极的理想却执著如初:

要活得“真实”,要活得“有文化”,要活得“有品位”。(见舒平:《想要有文化》,载《陕西广播电视报》1997年8月27日)

经过一个个人生驿站接力棒的承传递送,她最终走进了真正属于她的声屏世界。40年的人生沧桑,20年的学海泛舟,托起了一位三秦父老喜爱的声屏两栖节目主持人,她先荣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双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银奖、“新大陆”优秀播音奖。

舞蹈生涯使她的语言和形体浸染着韵律和张力;

演员生涯使她的表达饱含激情和活力;

教师生涯使她对“接受美学”具有独到的颖悟和把握。

弹指10年间,从喜剧小品大赛到春节文艺晚会,从《大家乐》、《空中舞台》到《看世界》,从《TV好时光》到《中播900文化圈》,为展示陕西早期节目主持人的绰约风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舞台,使广大观众领略了真诚一以贯之、音容各呈异彩的两个舒平:一个欢快,一个抒情;一个潇洒灵动,一个雍容俊逸。

人们发现,80年代中期,当她从广播走向电视时,犹如从一个心旷神怡的峡谷冲出,来到一块可供她放马驰骋的大平原;

而90年代中期,当她从电视返回广播时,虽然少了一份红火劲,却多了一份书卷气。

既把握机遇,又审时度势,既敢于冲刺,又进退有致——选择观是一个人成熟的水银柱。

4

明眸利齿如昨,风驰电掣依旧,40而立的舒平又开始了新轮回的新追求:

她为自己主持的文化节目设计了一系列文化含金量甚高的选题;

她着手写一组俯瞰人生、披露心声的散文;

她精心准备播音专业的论文……

她继续追求活得“真实”、“有品位”、“有文化”,她继续展露自己那卓尔不群的不舒不平之风采,与此同时,她的性格似乎也出现了一点儿悄悄的变化:

在人们熟悉的迅捷之中似乎渗入了某种舒展;

在人们熟知的求异性思维中似乎隐透出些许平实和安祥。

舒平开始有一点“舒”、“平”味儿了。(1997年8月25日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