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0月28日
社会瞭望
02

西安列车段第一车队学习耿官振蔚然成风

本报讯 “再没有人认为耿师傅是‘耿神经’了,连说风凉话的人都没有,都劝他多休息,注意身体。车队从上到下学习耿师傅,立足岗位做贡献的热潮持续不衰。”这是本报推出《雷锋式的好工人——耿官振》这一典型后,耿官振所在车队发生的显著变化。

本报于今年2月报道了耿官振的事迹后,在铁路系统引起强烈反响,铁道部拍专题片,《人民铁道》刊发长篇通讯,西铁分局组织演讲,整个铁路系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习耿官振热潮。特别是耿官振所在的西安列车段第一车队,学习耿师傅,立足岗位做贡献,几乎成了职工们的行为准则。年近40岁的运转车长张振杰,学习耿官振,把人生价值落实在行动上,走到哪里,把好事做到哪里。他经常出乘所到的宝鸡站公寓,将其评为“寓乘共建先进个人”。车队有个18岁的小伙子从小娇惯,参加工作以来纪律松散,不时地违纪违章。学习耿师傅事迹后,触动很大,如今不但纪律严格,而且工作技术也上了档次,再没出现过违章和事故。

以前,车队的年轻人,对入党问题有的不在乎,有的则不好意思。耿师傅几十年矢志不渝地追求人党的行动,激励了车队年轻人。3月份以来,车队收到5份入党申请书和5份思想汇报。有个1982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老职工,现在又开始写思想汇报了。

车队支部书记和队长谈着车队的变化,十分自豪地说:“耿师傅给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笔精神财富永远传下去。” 本报记者杨令青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