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亲戚是城里人的根,城里人和城里人在一起是城里人,城里人和乡下亲戚在一起,便成了乡下人
乡下亲戚
文/詹永祥 图/马保国
乡下亲戚到城里串门是不按门铃的。他们在门口台阶上使劲跺跺脚底的黄泥,把带来的一筐土豆半兜红薯往地下一扔,伸手就在防盗门上一阵“啪啪”乱拍,一边嘴里还二妮、狗娃地嚷着。珠光宝气的二妮和西装革履的狗娃闻声出来,朝左邻右舍望望,有些脸红,就嗔怪乡下亲戚:咋还叫小名呢。
如果在机关,乡下亲戚一到门口,便被门卫拦住,找谁?乡下亲戚就骄傲地说:俺娘家舅呀。门卫不知乡下亲戚的娘家舅是哪个,但知道单位不少领导的老家都在乡下,便不敢造次,拿出会客单来要乡下亲戚填写,乡下亲戚却大方地摆摆手,说:俺没文化,免了!拎起自家树上摘下的桔或橙径直而去,神态就像回自家屋里一样。
近一些的乡下亲戚到城里亲戚家串门的时候当然要勤些。赶集这一天,乡下亲戚在农贸市场卖完自种的葱蒜及时令菜蔬,挑着空菜篮顺便就拐到城里亲戚家歇脚。城里亲戚没准备,一看快到吃饭时间了,难免一阵忙乱,好不容易弄好七碗八盏端上桌,乡下亲戚却客气,抬起腿做出要走的样子——但每一次都没走成。
城里亲戚很多都是从乡下走出来的,时下在城里混得不错,但根子却还深深扎在乡下。因此每当满嘴乡音的乡下亲戚来,便很热情,教自家孩子“七姑八姨”地喊着,没等对方应毕,又责怪道:上回才耍两天就闹着要走,这次一定要多住几天啊。但城里住房总是紧张的,宽余的并不多,晚间,乡下亲戚见自己睡床主人睡客厅的沙发,心里有些不安,而自己睡颤颤巍巍的沙发又觉得浑身不对劲,因此乡下亲戚住不了多久,便急着打道回府;怕主人多心,就顺口找些诸如东边那洼地该浇水啦、西边那茬麦得追肥啦一类的理由,城里人见实在留不住,只好拿出准备好的衣物食品等礼物,乡下亲戚过意不去,使劲搓着手说:乡下一天到晚出工种田,咋穿得出去呢——但一回到村里,乡下亲戚马上换上城里亲戚的大衣或毛料裤子到处串门,遇到熟人张大爷李二娃,乡下亲戚就抹抹裤线牵牵衣角,说“这是俺大姨夫送的呢”,于是惹得大家眼红和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