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经济合同纠纷怎么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多,因此,订立的经济合同和经济合同纠纷也显著增多。那么,发生了经济合同纠纷以后如何解决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是和解。就是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分岐意见,当事人在充分协商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和解。当然,这种和解不能违犯法律、政策和公共利益。
第二是调解。当双方当事人发生了合同争议,彼此又不能达成和解,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的上级单位,合同仲裁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主持进行调解,从而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第三是仲裁。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时,可以依据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它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四是审判。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济合同纠纷,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的,可以依法对其作出裁定或者判决。
(李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