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06日
劳动视野
02

国企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目前,在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流失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前不久,上海市总工会对10家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流失情况进行了调查。这10家国企仅在1994年至1996年的两年中,技术工人锐减3300人。一家鼎鼎有名的电表厂,1994年底拥有技术工人1402人,到1996年底技术工人只剩下405人,减幅达71.1%。

最近,辽宁省对129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1996年辽宁省试点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为6.85%,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而且还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居全国第一。

造成国企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不景气及待遇、体制等原因。由于待遇偏低或者得不到重用,许多技术人员和有一技之长的工人都纷纷远走高飞,或奔三资企业,或去乡镇企业。而留下的人都进厂较晚,造成企业技术力量后继乏人,技工断层。目前的事实是,企业兴旺,要靠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可是,职工有了技术及技术级别证书,又想跳槽走人。国有企业犹如“实验室”和“技术培训学校”。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拥有比例为42.9%,低于三资企业51.2%,也低于集体企业的49.1%的比例。

另一个原因是眼下许多企业减员增效,实行“一刀切”。女职工45岁,男职工50岁一律下岗。其实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因为这一年龄档次的技术工人均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人才流失不仅给企业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而且还由于他们带走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生存构成了威胁,同时也削弱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识之士呼吁,社会各方面都应高度重视国企技术人员流失的严重性。(雷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