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20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 “人民XX人民X” 《金瓶梅》手抄本问世 腐败,莫要狂 泾渭不分的悲歌 神奇的长安大力士

当前版:第A5版:北国周末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
05

神奇的长安大力士

力与美:人类的两个生命之梦

1400斤——意味着什么?用一种通俗而形象的比喻,它相当于28袋面粉的重量。28袋(每袋50斤)面粉垒起来像一座小山。

中国人历来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说,读者难以置信贾石头曾在日本京都相扑馆力压群雄、扛起1400斤重的杠铃,那么,在中国的杂技舞台上,人们可以“眼见为实”地欣赏陕西省杂技团的《扛排椅》节目,它可以让你领略到大力士贾石头“千斤之力”的奇异风采。

《扛排椅》是一首力与美的艺术交响曲。它要求“底座”的男性演员必须具有超人的力量,靠双肩扛起相叠在七张椅子上的六名表演者。演员们身体重量约800—900斤,加上七张镶嵌着钢板的椅子以及演员的动作力和倾斜度(角度越大,重量越大)所增加的重量,共约1400—1500斤。从第一个演员上椅到表演结束,整个节目持续有十几分钟之久!在此期间,“底座”必须根据排椅的倾斜度和表演者的每个空中动作进行力的适当调整,保持平衡,以防止因差之毫厘的疏忽而造成椅翻人伤的灾难。作为“底座”,倘若没有1600斤左右的耐久力,《扛排椅》的表演根本无法完成。舞台上的“大底座”,无疑是力之阳刚的象征。而排椅上的六位表演者则时而凌空单臂支撑,时而身体平直伸展,时而作空中倒立,身轻如燕,展翅腾飞……

力与美,是人生的两大追求。早在一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通过著名的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美罗蒂德》(即“维纳斯”),把这追求遗传给了我们:愿男性象掷铁饼者那样强健有力,愿女性象维纳斯那样娇柔美丽。

《扛排椅》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人类这一持续了千年的美好追求。

1987年前,全国各省市杂技团《扛排椅》或《扛杆》的最高纪录是四个人,由四名男女演员在椅上作凌空表演,但“底座”是桌子。

1987年,“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陕西省杂技团决心拿出一个能在全国打响的“绝活”——以人替代桌子当“底座”,扛起七把排椅和六个表演者。为此,教练选择了贾石头。

排练异常艰苦和惊险。一次意外的事故发生了:木制的椅子承受不住众多演员的体重,有张椅背断裂,演员们从六、七米的高空跌落到地面,一名女演员的大腿骨折断造成终身残疾。

此后,木椅里全部嵌进了钢板。贾石头的肩头增加了份量,他觉得,这样的加重是值得的。

1987年4月,《扛排椅》终于在上海与观众见面了。力与美的结合展现出特殊的魅力,观众惊喜地爆出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几天后,陕西省杂技团的《扛排椅》剧照作为全国杂技精粹之一,被刊登在《解放日报》和《文艺报》上。然而,出于某种难以披露的“因素”,《扛排椅》却落选了——金牌没有,银牌没有,铜牌也没有;比分甚至落在了倒数第一!

淳朴而粗犷的陕西人接受不了这一打击,参加评奖的陕西评委哭了,团长、领队、教练哭了,全团的演员哭了……铁铮铮的硬汉子贾石头也哭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要知道,1987年,贾石头已经三十五岁了。对于一个凭借体力拼搏的杂技演员来说,这很可能是“黄花”时节了。陕西杂技团在遥遥领先的冲刺中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胜利,若等到下次全国比赛,贾石头还有力量再次扛起1400多斤的六人排椅吗?

然而,生活常常显示出喜剧色彩的反差——

1987年“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中比分倒数第一的陕西省杂技团的《扛排椅》,却走出了国界,先后三次代表中国杂技艺术团,参加了“国际艺术节”比赛。并先后在法国、日本、摩洛哥、科威特、塞浦路斯、伊拉克、叙利亚、约旦、毛里坦尼亚、突尼斯、沙特阿拉伯等国访问演出,使各国观众为融力与美于一炉的中国杂技之特殊魅力而倾倒。《扛排椅》引起参加艺术节的一百多个国家的热烈关注和高度评价,贾石头因此被评为“世界最佳底座”。约旦王国的报纸评介他是:“不可思议的东方大力士”。

此时,恰逢“世界选美比赛”在伊拉克举行。美女云集,群芳斗艳。结果,法国小姐和苏联小姐摘取了本届世界第一美女和第二美女的桂冠。两名世界美女与贾石头在海滨不期相遇,她们为“东方大力士”的雄风而敬慕,于是,当代“掷铁饼者”和当代“维纳斯”在镜头前留下力与美的曝光,成为“国际艺术节”和“世界选美比赛”的友谊花絮。

在伊拉克体育馆的游泳池内,一位苏联大力士和另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大力士则分别悬挂在贾石头的左右臂膀上。面对贾石头力举千斤的强健体魄,谁还能看到昔日“东亚病夫”的羸弱呢?

死神不要他:从四楼摔下来的“石头”

贾石头并非天生强壮,“石头”这个名字还有段奇特的由来。这位身高1.82米、体重110公斤的大力士,在他17岁参军时,还是一个体重只有45公斤的瘦弱青年。

他的原名不叫“石头”。

1964年的某日,随着凄厉惊惧的呼喊声,陕西省三原县某机关宿舍四层楼上摔下来一个13岁的男孩,被这飞来横祸吓得面色如土的父母慌忙将男孩送到了医院。但是,抢救无效,男孩的生命迹象已经消失,他面颊蜡黄,双目紧闭,鼻孔中没有一丝气息,心脏也停止了跳动。医生不得不填写了“死亡诊断书”。

悲痛欲绝的父母将男孩的尸体运回家里,葬礼已经准备就绪,墓穴挖好了,贾家“长孙”夭折的消息通过电报、电话已通知了所有的亲属。亲属们连夜陆续赶来,围着洁白的小灵床痛放悲声……忽然,亲属们透过模糊的泪眼发现,包裹着男孩的尸布在轻微地抖动……众人惊异地揭开了尸布,奇迹出现了——只见那个“死”去的男孩鼻翼翕动着,两片红晕爬上了蜡黄的面颊;慢慢地,他睁开了明亮的双眼……

这个死里逃生的男孩,就是这位日后的“东方大力士”。

虽然死神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但他原本瘦弱的身体更加虚弱了,他常常头疼,胸口疼;此外,他还跛了一条腿,被小朋友嘲笑为“小跛子”。

父母带着他走遍了西安市各大医院,最后又失望地回到三原县家中。一天,有个走江湖的算卦先生为他占卜,说他从四楼上摔下来没死,命大,就象块没碎的玉石;但玉太娇贵了,不如石头硬实,干脆改个名字“石头”。

父母将信将疑,给他更名为“石头”。

口文图/冷梦 (未完待续)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