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06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心声 从吴佩孚、杨荫榆说到陈希同 辽宁四处名胜地名由来 图片新闻 无形的“篱笆墙” 大气大度真人生 论过紧日子 欢乐的藏族洗澡节 那日观喷泉 有感于殷铁生求学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论过紧日子

郭洪波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效益较好经济相对宽裕的时期里,若能居安思危,大力提倡并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富日子当穷日子过,那么,只要各种有效措施跟得上,一般情况下,该企业的日子肯定紧不到哪里去。与此相反,权力层一旦无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潜在危机,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过把瘾就死,乃至不惜大肆挥霍广大职工血汗,到头来必然债台高筑,坐吃山空。当企业濒临破产倒闭时,再动员大家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往往为时已晚,纯属迫不得已而为之,欲求宽裕而不可得。何况虽说俭朴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俭朴,充其量不外是一种手段,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企业决策层的低能而已。

近代中国思想先驱者严复先生,曾论及中西不同的财用观,不无感慨且尖锐而明确地指出:“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

严复生活的时代,距今已历百年沧桑。如今中西财用观在现代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功效,早已分出高下。由此可见,企业若不用技术和经济力量扶持职工,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企业要振兴,不仅要节流,更要重视开源。源头一旦枯竭,也就无流可节。这本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实际运作起来却并非易事。能否敢于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惜重金招揽高科技人才,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高科技新产品,单凭这一点,便足以检验企业领导者的魄力和眼光。而要具备如此胆识,仅重节流意识显然远远不够。如果在适销对路的高科技产品开发上舍不得投入,对高科技人员抠抠掐掐不肯给高薪重奖,其后果是不难设想的:新的有用之才招揽不来,现有的人才也会不断流失。于是企业产品日趋老化,效益江河日下,日子只能越过越紧,这是毫无疑问不言而喻的必然结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