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走笔慕尼黑
马珂
每想到慕尼黑,便不由得想到那个战争恶魔希特勒从这里的啤酒屋爬上德国最高位的史实,对于这个遥远的地方,直到我站在著名的慕尼黑双塔外,才蓦然顿悟历史的巨大变迁。
慕尼黑是我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从柏林开始环德旅行之初,我就将收集的大量文字资料用火车托运到慕尼黑,为的就是轻装前进,不受行李所累,空手旅行,轻松洒脱,同行的伙伴们都担心行李丢失,我却对这里的现代化服务深信不疑。
许多人都知道德国的奔驰骄车,却很少了解“宝马”。走在慕尼黑的街道上,穿梭往来的车流中最多的车标是“宝马”车,因为这种牌子的汽车总部就在这个城市。“宝马”汽车博物馆的建筑外表看像三个竖立相连的巨型弹簧,由于“一口游”的日程里没有安排参观这座博物馆,我们只能从附近的奥运会电视塔上俯瞰它的雄伟与奇特。
1972年第12届奥运会上有十几名以色列运动员在这里被屠杀,这段历史至今记忆犹新。如今,当人们置身当年的主会场,田径场、游泳馆、选手村,恐怖的阴影早已荡然无存,场馆附近的公园和人工湖绿茵处处,让人留恋忘返,我有意从一些德国游客那儿打听,他们是否知道20年前的那场惨剧,大多数人给了肯定的回答。
从慕尼黑火车站向前走出不远,就来到著名的玛利安广场。导游小姐建议我们先到新、旧会堂转一转,最好等到黄昏时分,再到广场中心集中,聆听新市会堂的大钟报时,报时时,建筑物上的铜人会走动、跳舞,持续十分钟之久,这也是慕尼黑旅游的传统保留节目。钟声过后,华灯初上,街道上出现了许多露天卖艺者,有的当众唱歌或做小把戏,有的表演杂技、乐器、无论如何也是一种异国情调。挤在人群中,我突发奇想,在中国的城市不是也会看到一些街头卖艺的人吗?为什么在国人的眼里就成了城市的“垃圾”呢?
黄昏后的玛利亚广场是优美而浪漫的。坐在露天的茶座上或咖啡屋门前的阳伞下,细细欣赏着那昏黄的路灯以及映照在周围的粉红、浅蓝、淡绿的各色建筑,耳边传来徐徐的小提琴卖艺声,那诗情画意真令人陶醉。
德国的啤酒世界闻名,其南部的啤酒厂据说供应着世界四分之一的啤酒。每年九月底,慕尼黑的费里斯韦辛公园里会举行盛大的啤酒节。据说这一天可免费品尝德国啤酒,全城也会狂欢起来。只可惜,眼下距啤酒节还有半年,只好漫步啤酒公园,从心理上满足一下“我去过啤酒王国’的虚荣心。直到我从火车站提出我所有的行李,跨进机场的安检处,准备离开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时,整个思绪还泡在浓浓的啤酒里。?
慕尼黑街头一妇女正在练习中国气功马珂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