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攻克难点 排除阻力
放开搞活小型国企
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省政府秘书长刘枢机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问题时指出:省上各部门应对原规定政策进行清理,凡是和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抵触的,坚决废止。对个别部门阻碍、阻拦《决定》贯彻的要毫不手软,及时曝光,严肃处理。
这是省府贯彻落实两个《决定》的决心,是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发出的明确信号。
阻力当然有,难点也不少。
省体改委主任李相启认为,阻力主要来自传统思想的束缚,如有人认为放“小”会使国有资产流失,债务者逃债;还有人认为将国有企业卖了哪还行?所以,克服阻力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同时,政府各管理部门也要放弃部门利益,为“双放”创造条件。
李相启说,放开搞活小企业的难点主要有三:一是资产、资金占有问题,相当部分企业债务多,资不抵债的企业也不少。二是下岗职工安置问题,需尽快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分离问题。要生存,企业必须要有适销市场的产品和适应市场的机制。
在地、市、县这一块来说,对搞活小企业是可以用六个字概括“热情高、干劲大”。
继咸阳市秦都区在媒体上刊登出卖国有小企业产权的公告后,相继又有汉中地区的城固县、渭南市临渭区、商洛地区的柞水县、咸阳市渭城区等地在省内外多家报纸刊登公告,出售、租赁、拍卖小型国企。省人大代表、宝鸡市市长庞家钰在小组会上讨论时说,宝鸡在今年内一定要完成市、县区属国有企业的“双放”任务。榆林代表、定边县代县长王志洲、靖边县代县长杨树业认为对国有小企业,能卖的卖,能搞股份制的就搞股份制,什么办法搞活就用什么办法。对县一级非公有制经济,不限制比例,不限制产业和行业。商洛代表、行署专员李元虎透露,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50户企业实行了拍卖、租赁、兼并、股份合作制改造、破产等多种形式的改制,还有近300户企业已经发出公告,正在拍卖、租赁或股份制改造。年底,全商洛地区要基本完成国有小企业的改制任务。
前进的道路上固然有不少的阻力、难点,小型国企放开搞活,走向市场的步子却是无法阻挡的。至于困难,用得上毛泽东的一句话“我们共产党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本报记者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