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16日
新闻广角
03

王维及其《辋川真迹》

文/刘家信

现藏于陕西蓝田县文化馆内的《辋川真迹》图,始绘于唐朝,距今已有1230多年的历史。全图组合总长5.05米,是国内现存最早最长的石刻胜景导游图。它出于唐朝著名诗人兼画家王维之手,意境深邃、结构严谨,曾被古人评为“雅极精妙,世称善本”之杰作。

王维能诗善画、才思横溢,《旧唐书》王维本传评价:“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尤其《辋川真迹》,气韵不凡、意趣神妙,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准确、真实地再现了唐代辋川的历史景观。

唐朝天宝年间,是王维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这时,他常泛舟往返于辋川与长安之间,一面高官厚禄,一面隐居参禅,以恬淡、宁静、潇洒和抒情融于作品之中。“安史之乱”祸及长安,王维被迫接受伪职而被定为罪人,后经赎救,才获自由。他在创作上从此—蹶不振,终日“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以求“解脱”,不久即逝世。所以,此图的创作年代,应是公元742—755年间。

明代万历年郭漱六据宋碑摹刻此图,取名《辋川真迹》,五块高、宽0.32X1.01米长的石刻组合成全图,拓片拼接后,总长5.05米,展示了辋川的壮丽景色,气势豪迈,蔚为奇观。

《辋川真迹》显示了辋峪河沿岸12公里地段20处胜景的生动画面。表珊形式虽异于瑚代地图。但它具备了地图的主要要素。在绘制技巧上,线划吲腱济场,构图主次分但,物体远近有别,主次大小名异;并运用了夸张对比手法,富有艺术感染力。它体现了王维对辋川景观的细致观察和善于把神韵诗情和辋川画面结合在一起,以写实的绘图技巧表现出来,“界画精微,笔细于发”,取得了远观气势宏大,近看细致入微的效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王维《辋川真迹》原件已不复存在,但被摹刻的一组石刻图却保存完好无损,堪称我国稀世之瑰宝;它的发现和考证,为我们研究唐代制图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和宝贵的历史资料。 (右图为辋川真迹局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