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韵正声谱新曲
——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摄制组纪事
方越
春节正虎虎而来。在迎春的鼓点中,伴随秦人的节奏“秦之声”演播大厅里,近日,98春节戏曲晚会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摄制。笔者有幸涉足其中,采撷几束花絮,捧给戏迷乡亲们。
满台祥瑞说古今一腔热忱烹“年饭”
春节是传统文化狂欢节,过年少不了秦腔戏。98春节戏曲晚会以祥和、团结、欢乐、奋进为基调,以创作精品、奉献新节目,给观众以新面孔、新感受为艺术追求。贴近百姓生活,聚焦大众情感,诉说乡情乡音,提高精神品位,给三秦父老捧出色味俱佳的‘年饭’。这是晚会总编导张西园的肺腹之言。为了这个心愿,他带领编导摄制组200多艺术人才,正宵衣旰食,精心摄制。
电视戏曲晚会已整整办了十届。观众的欣赏水平、品味需求越来越高。今年办第十一届,要体现十五大精神,反映香港回归和改革开放、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要满足观众“过年过戏瘾,看戏看人生”的艺术享受,必须高屋建瓴、开放思路、精心设计。“秦之声”创始人、晚会艺术顾问田秉毅,抖擞精神,倾其心智,决心为此再拼搏一回。他与张西园携手担纲,组织起乔大年等十几位有实力的编导人员,组成阵容强大的班子,群策群力,设计出“龙腾虎跃贺新春”、“真与假”、“考与逆”、“廉与贪”、“名折子戏欣赏”、“四面八方会古城”等十几个板块节目,内容新颖,色彩纷呈。有古戏翻新的《真假李逵》、《白先生看病》、《雷打张继宝》、《杨震拒金》等;有新创作的《虎虎生气》、《老槐树下》、《猪八戒猴拳馆》等。全台节目,主题鲜明,推陈出新,抓住了群众的心理焦点,让观众能看到多年想看而看不到的戏。
为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地拍好这台晚会,编导演职人员,个个像战士上阵,奋力拼搏:张西园抱病坐阵指挥,打完吊针,吃着药片,日夜守望在现场;年已66岁的田秉毅挤汽车赶场,从早到晚,盯在舞台,情情节节费思量,字字句句细斟酌;老导演陈尚华每天骑车冒寒风早出晚归,有时困了,在舞台地毯上打个盹儿;蔡志诚也是嘴不停地说,腿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做……为了给观众奉献艺术、欢乐与热情,他们都有一种超越戏曲之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句句秦吟谱新曲浓浓情思寄祝愿
这台晚会命题“秦韵正声”,语出唐诗“一曲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弘扬传统,锐意创新,是体现这一命题的突出特色。《虎虎生气》把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引进到“秦之声”,让活泼、机智的小老虎当一回“主角”,与庞然大物、空话连篇的蠢驴,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嬉戏,情趣横生的音乐和表演,给虎年平添了许多生气。还有妇孺皆知的猪八戒,贪食贪色贪钱财,开了一个“猪记正宗猴拳馆”,招摇撞骗,被扮成“学生”模样的孙悟空当场揭穿了“猫腻”,小品的形式、深刻的意蕴、百姓的心愿,在演员精湛、诙谐、幽默的表演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台晚会不仅在构思上、剧本创作上有许多创新,而且在舞美、音乐设计上,都有新的突破。将《西厢记》“长亭送别”改编成戏曲音乐诗画,是音乐创作的一个大胆尝试。秦腔音乐多面手郭全民接到任务,投入多年的艺术积累,彻夜不眠地细吟咏唱,以细腻、委婉的碗碗腔为基调,熔秦腔、眉户、道情、弦板腔、商洛花鼓等地方音乐素材于一炉,加上齐全的配器,创作出秦风秦韵的新旋律,把“晓风残月古道寒,相见时难别更难”的占诗意境,描绘得出神入画。晚会的12个大型节目,新创作出11套曲谱,对6个传统名段,重新设计了配器。李国威等6名音乐创作人员为此呕心沥血,顾不上回家。黄育英的老伴骨折住院,她仍专心创作,耐心排演,还兼任两个节目的演奏任务。乐队40多名高手,都是用心拨动琴弦,用情熔铸“虎啸壮秦韵,新春新气象”的音乐形象。
汗流浃背寒冬暖彻夜灯火秦声长
“秦之声”艺术个性中的豪放、强劲、气势博大、热情忘我的情境,在这里自然地融进了演职人员日夜奋战的激情、干劲和精神里。来自省市18个艺术团体的近200名编导演职人员,同心协力,全神贯注,谱写出德艺双馨的新篇章。
岐山县蔡家坡文化馆版画家罗贯生,被特邀来搞舞美。他放弃为母亲做“三周年”的打算,接到通知立即赶来,一放下提包,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动手设计,昼夜不停地赶制。累了,在舞台上躺一会儿,接着干。负责道具、舞台监督的张忠义,不由自主地动手一起制景。夜深了,没法回家,也在舞台上过夜。大小数十块浓缩陕西风情的景物,不到八天就全部制好装好。
制片主任杨振中,既是大内总管,又抓技术器材保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与制片组人员每天早来晚走,有条不紊地做好繁杂的后勤工作。深夜散戏,他们打扫、布置场地,常常熬个通宵。为了给观众带来节日愉快,许多人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奉献着。
每出戏都要细细推敲,反复排练。生旦净丑,默契配合,非常投入。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把精品献给观众。重排辍演多年的《打焦赞》,原排定的演员因腿受伤,五一剧团的杜仓元就奋勇顶上角色。后来,重排《真假李逵》,又需要他扮演李鬼,他又欣然放弃“焦赞”,拿起李鬼的板斧,很快进入角色。扮演黔之驴和扮演猪八戒的演员,每天都练得汗流浃背。当脱下戏装,内衣前后都湿透了……这样对艺术的忠诚和热忱,实在动人。总编导张西园深情地说,“秦之声”几十年来,坚持“尊老、靠中、扶青、携幼”的用人思路,让秦腔人才辈出,后继有人。这次晚会,让一批中青年骨干演员,尽展才艺,不仅出精品,也出精神、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