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20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觉 秦韵正声谱新曲 岂能开卷有害 图片新闻 破除迷信的对联 要让孩子学会爱 神奇的魔力球 水之悟陈仓 广告 请客洗桑拿 商洛山年俗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觉
03

岂能开卷有害

石榴

提起读书,人们总是说,开卷有益。然近些年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另一面,书市的良莠不齐,杂草丛生,毒菌蔓延,却无奈让人生出一种开卷无益甚至有害的感觉来。

那个被炒得“誉满神州”的“名星”、“富姐”,抛出的自白录,慷慨地撩开遮羞布,将她如何走穴逃税、偷情窃爱之类让人掩鼻的肮脏事儿一撮箕一撮箕地倒在这个“垃圾场”上。与之遥相呼应,那个情场高手的导演也翻箱倒柜,将他与那女名星偷鸡摸狗的“角落勾当”掏大粪似地掏将出来,写成洋洋50万字的“宏篇巨著”,拿到书摊去赚昧心钱。还未等到人们“开卷”,广告就迫不及待地打出来了:“本书真实记录了‘那导演与那女名星’俩人从如胶似漆的浪漫恋爱生活到爱情的破裂,以至闹上法庭的经历”。还特意列出了部分“刺激”的章节要目,如:XXX的房问、胸罩事件、谁为奴作伴、有人来捉奸,等等。这对骚男浪女一唱一和的“书”,一开卷就如同揭开了马桶盖,臭气扑鼻而出,身体稍差的,说不定被熏出病来。

纵观书市,此类文化垃圾,不谓不多。一些头重脚轻的各类“名人”,争先恐后粗制滥造地发泄出“自传”,厚颜将那些低级庸俗的婚外恋、轻佻浅薄的私生活、污七八糟的风月案、平庸无聊的琐碎事都塞进“麻袋”去炒卖。一些“标新立异”,离经背道者,推出一部又一部、一套又一套“新人耳目”的“大作”。如那套“厚黑学”,教唆人们无论为人外世、为官从政、经商谋财、当“第三者”等等,都要心黑脸皮厚;那部鼓吹大奸臣秦桧、魏忠贤、严嵩之流“为官十八术”的《官经》,教唆人们如何去奉迎拍马、奴颜谄媚、投机取巧、设阱害人;连那本教唆人们如何逃税的歪书居然也堂而皇之在书市占领了一席之地……

常言说,文如其人,文学是入学。透过这些形形色色开卷有害的左道旁门之作,我们看到其背后晃荡着一撮“害群之马”。前年我们就看到有人著文,胡说旧社会上海法国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牌子“是假的”,并十分刻毒地诬蔑我们进行不忘国耻的教育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不久前又有一个青年作家在一次创作座谈会上语惊四座:“许多人当汉奸无非是为了不饿死,如果一边是当汉奸一边是饿死,让我选择,我也当汉奸。”还有一个著作者在他的书中写道:“……其实细想一下,汉奸们何尝不是由一些道德、智谋、气力诸方面都优秀的中国人结成的?”此等卖国主义、汉奸气十足的鼠辈败类,能写出对人民、对民族有益的书吗?前些年,在文艺界还流行了一种怪风,叫做“躲避崇高”。崇高代表真善美,“躲避崇高”,当然意味着抛弃真善美,而去追逐低下,泼撒假恶丑。他们所炮制的货色是益是害,就可想而知了。此类社会公害的出笼和行销,又是与出版界的力推和新闻媒介的炒卖分不开的。这些为坏书推波助澜者,心为物役,只要有钱可赚,有利可图,就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由此看来,当前在文化领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文化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对图书市场的管理和整顿,显得何等重要!

书,应该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它应该以美的形式,对人进行道德的教化、思想的升华、人格的铸炼,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知识的力量、才能的提高,使人们通过阅读而达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和激励自己的目的。人们呼唤着开卷有益而无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