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05日
劳动者
03

她似空中一片祥云

——记西变厂行车工施湘云

施湘云是西安变压器厂装配车间行车班工会组长,在西电公司举行的行车工技术比武竞赛中,连续两年勇拔头筹;在工厂举行的技术比武中,每次参加比赛,冠军非她莫属。1996年她被评为西电公司“十佳职工”。在人生的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岗位成才上为青年职工树立了榜样。

施湘云1979年顶替进厂,她是一位好学的青年,师傅开车,她就细心观察,不停地问,用心地记,师傅走了,她就开着空车不停地练,终于练就出一名优秀行车工必须具备的眼、耳、手协调配合,大脑反应敏捷的基本功。

装配车间是大型变压器主要生产基地,它的宽度高度均为36米,西北地区仅有的一台400吨行车(俗称“天车”),就安装在离地33米高处,这里所吊的产品,重量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几百吨,每一台都要在这里组装,责任之大可想而知。在这里当一名行车工,不但要有好眼力,还要耳听八方,同地面指挥人员和操作工人有默契的配合。更重要的是精力集中,开不得半点小差。巨大的变压器吊在空中,就像一艘巨轮浮在水上,高度要适中,太高了危险,低了就有碰到地面和设备上的可能。她服务于叠装,器身、引线、总装、试验,发运等工种,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不但直接关系着产品的安危、更维系着下边操作师傅的安全。当变压器要吊进进行装配时,间隙只有一公分左右,不管地面情况如何复杂,她都能既稳当,又准确将变压器吊入箱体,从不出半点差错。更叫人提心吊胆的是吊装瓷瓶,50万伏变压器上的电瓷瓶长近10米,直径不到1米,横卧在地上就象一枚细长的火箭。起吊时,先用两只吊钩将它翻起身,竖起来,然后对准变压器顶部的“插座”,不偏不倚插进去,这一切都要求十分精确,十分稳妥,稍有偏移,不是破坏变压器,就是碰碎脆弱的电瓷瓶,而一个大电瓷瓶,价值二三十万,施湘云吊过多少瓷瓶,连她都记不清,从来都是准确到位,一丝不差。

在一次吊装葛洲坝30万KVA/500KV变压器工作中,施湘云检查好设备,从容地登上33米高空的云梯,从试验站将产品吊出,铺好铁轨后,要做温声试验,行车吊起这台30万KVA变压器离地刚一米多高,突然400吨行车双钩扁担发生了倾斜,两部小车中一台小车出现了意外故障,钢丝绳开始下滑,一场事故即将发生,如果继续下滑,变压器必摔无疑,变压器下面的人将面临灭顶之灾。小施全神贯注操作者失控的行车,从细微的异响中,果断采取紧急措施,按动了快速下降按钮,使另一小车快速下降,促使双钩平衡落地,避免了一场难以估算的事故,国家财产得到了保护,在场的职工出了一身冷汗,对小施的精堪技术打心眼里钦佩。

施湘云凭着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一种契而不舍的韧劲,一种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事业感,日夜奋战在行车工的岗位上,夏天到了车间里的气象干燥和烘房揭盖后,七八十度的热浪直往上窜,三十多米高的驾驶台成了聚热点,那个难受劲可想而知。冬天,高大的厂房,暖气失去了威力,冷风从天窗灌进来驾驶台又成了风口,她经常是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到了月底、季末、年终,每天每小时都排得满满的,为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不管是那个工序加班,都离不开行车的配合,生产任务忙,班组人员少,有时刚进家门,准备做饭,电话铃响,一听需要进厂,她二话不说,转身又向车间走去;有时刚准备休息,产品又需起吊试验,忙穿上衣服,赶到车间,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对此,她从无怨言。 (赵坤月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