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康线上的“女警察”
“女警察”不是警察,这是职工们对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西康铁路第二项目部女总工程师常聪秀的雅称。
为何职工们称她为:“女警察”?在一个料峭的冬日,笔者叩开了这位西康线上唯一的女总工程师的办公室。
年仅34岁的常聪秀,中等身材,说起话来似铜钟,小方型的脸上一双明亮的眸子,配上那黑又亮的披肩发,给人的印象是:清秀中透出几分精明和刚毅。那不足15平方米的房间,是她的办公室兼卧室,办公桌上、木柜里摆满了技术资料和施工图纸。当笔者的目光盯在墙上那张施工形象进度图时,便拉开了采访的话题。
第二项目部担负着西康铁路安康至早阳段4.91公里的施工任务,管区内主要有两座半隧道总长2633米,6座大、中桥。
1997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常聪秀同家人正沉浸在喜庆之中,领导就打电话让她在正月初十启程去西康工地。巧合的是,这天正是她女儿7岁生日,女儿央求地说:“妈妈,你等我过了生日再走吗?”身为技术干部的常聪秀心里清楚,新上工程,有大量的设计图纸交接,工地复测,编制施工方案等,这些工作必须先行。在女儿生日的这天早晨,怀着歉疚的心情,肩负着沉甸甸的重任,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一到西康铁路工地,她就忙乎开了。白天带着技术人员复测工地,晚上忙着熟悉工程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刚开工那阵子,常总工程师从未在夜里12点前躺上床,办公桌上堆起一尺多高的工程资料,不知记载了她多少心血和汗水。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第二项目部管区内的6座大、中桥,设计的每个桥墩坡比和形式各异。为了保证质量,降低投资,常总工程师会同局西康指的任少强自行设计了可调钢模板,操作起来方便灵活,打出的桥墩光洁如镜,仅此一项就节约投资70多万元。
隧道施工,隐蔽工程较多。为防止外包队偷工减料,确保创部优目标的实现,常总建议项目部领导在每个工作面增设了两名技术人员当监理,实行昼夜24小时跟班作业制度。常总经常在深更半夜带着技术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不论是外包队,还是内部职工,只要不按规范施工,该罚的罚,该返工的返工,从不手软。
一次,一外包队在隧道口施工时,有超挖现象,喷射混凝土又不按配合比,被常总发现后,责令其立即返工,等待处理。这个队的队长从工地追到项目部,软缠硬磨让常总手下留情。可常总仍坚持返工处理意见,该队长见她软硬不吃,又去找项目长说情,在吃了“闭门羹”后,只好进行了返工,并接受了罚款处理。
当问及是否想孩子时,这位快人快语的女总工程师,毫不掩饰地说:“是女人,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想了就打个电话说说呗!”话虽这样说,可她忙起来就顾不了这些了。1997年12月初,她参加了在咸阳基建学院举办的为期15天的隧道施工研讨班。临走时,项目部领导给她批了20天假,让他顺便回大荔县的家里看看孩子。可她利用学习间隙10多次地往返于咸阳至西安,会同铁道部第一设计院西安分院的同志,处理西康线的桥梁变更设计和施工方案,也顾不上给家里打个电话……
这位女总工程师严谨的工作作风,敢说敢为的豁达性格,精明能干的才能,不正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洒脱脱的“女警察”形象吗?
(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