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02日
劳动者
03

“扶贫主席”——刘树香

文/姜会斌

听说,今年55岁的刘树香就要从他担任了7年零2个月的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居二线了,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矿的职工们感到依依不舍,他助残扶困的故事似乎刚刚发生,让人难以忘却。

刘树香说,爱心能赢得人心。在助残扶困、帮职工再就业过程中,这种爱心更得到了升华。在下峪口矿职工的心中,刘树香最终荣膺了“扶贫主席”的桂冠。

刘树香助残扶困跑过多少路?恐怕无法计算;顶风冒雪多少次?也难于统计;说过多少情真意切的安慰话?更没有笔录。但另外有一些确凿的数字,尚能挂一漏万地作例证:1995年至今,工会干部为困难户义务捐物240件,其中刘树香30余件;1996年,工会一次性给公亡户何军旗家义务捐款970元,其中刘树香400元;仅1997年一年,刘树香访贫问寒306户,慰问、救济款近3万元;每年春节,刘树香必去他结的“穷亲戚”董海山家,也必定自掏腰包100元;经刘树香精打细算和多方筹集,7年用于扶贫资金共计50余万元;重点扶持公残、特困户53个,已有22户脱贫并走上再就业之路。

——公残职工陈友光(脚部受伤,被鉴定为四级全残)全家6口人,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全靠他一人每月300元工资养活,生活无法保障。刘树香对陈友光说:你家的情况单凭救济是不能维持的,工会暂给你补助300元,你不妨先在街上摆个小摊做点小生意。陈友光半带顾虑地接受了这个建议。起初,他卖蔬菜,后又觉得水果生意看好。刘树香得知他的想法后,又让工会给他补助了500元。五年后的今天,陈友光真的把生意做大了,他花了10多万元,买了一辆中巴客车,儿子成了司机,姑娘成了售票员,收入相当可观。全家人也精神抖擞,乐不可支。

——对那些还不具备就业条件的公残特困户,刘树香更是关心备至。去年11月间,一位井下受伤的农民协议工武世昌就要出院休养了,小武才23岁,还没有成家,母亲专门来矿侍候他。刘树香知道情况后,心里很难过,他亲自给母子俩安排房间,要来了床头、床板,并与工会同志一起送去了面粉、食油,以及被子、褥子、床单等床上用品。不久,又听说小武要继续住院治疗,他马上给医院联系“家庭病床”(长年固定床位),还再三叮嘱医务人员,要悉心护理。过春节时,刘树香又代表工会给小武送去200元救济款。武世昌的母亲听说矿俱乐部演节目,特意推着轮椅上的儿子前来观看,脸上露出希望的微笑。

扶贫帮困带来了效益。每逢矿生产形势紧张时,刘树香都要号召离退休、公残困难职工家属上百人去井口参加义务劳动或开展动员宣传活动。这些人当中,既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和姑娘,也有80多岁的老头和老太太,他们或清理环境卫生,或手持宣传牌板喊口号,或为升井工人送茶水,或敲锣打鼓放鞭炮,各自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线工人鼓劲加油。工人们说:爷爷辈都来干活、搞宣传,我们孙子辈还能不卖力干吗!而刘树香常常欣慰地说:我要组织100人活动,绝不会来99。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