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一线寻找自己的位置
——记获“先进女职工”称号的宋文淑
文/吕建信
在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十六车间钳工工段,有这样一位女同志,中等身材,齐耳短发,一身藏蓝色的工作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别看是位女同志,可比好多男同志还能干,她就是荣获省电子工业工会“先进女职工”荣誉称号的宋文淑。
“只有工厂的效益上去了,才有咱工人的好日子”。正是基于这样质朴的思想感情,她把为工厂做贡献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事。宋文淑所在的小组主要承担各种雷达产品馈线部分的试制任务。试制的零部件大多精度要求高、时间紧、问题多,一般人都不愿意干。宋文淑不这样想,为了保证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她不怕苦不怕累,急活、难活、别人不愿干的活,她都主动承担,从不拈轻怕重。那次,加工一个车间急需的支架零件,四、五个毫米厚的钢板,原本应交铣工先铣个缺口,但任务来的晚,铣工已下班了。怎么办?宋文淑二话没说,拿起锯弓、锉刀就干了起来。就这样,硬是靠手工加工出来,又配合设计人员安装到雷达车上,直到夜里两点干完活,她才感觉到饥肠辘辘,原来晚饭还没吃呢!
爱动脑筋想办法,是宋文淑同志的一大特点。她不仅是生产上的骨干,技术上也很过硬。平时工作中她注意消化图纸,仔细研究加工方法,从而掌握了一整套加工技巧。新产品设计问题较多,她就借来样品,结合图纸干,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总是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她加工的零部件从未出现过不合格品,做到了“三无”:无超差、无废品、无返修。一次交验合格率始终保持百分之百。
从1977年进厂以来,宋文淑养成这样一个工作习惯:每天一上班,她就换上工作服,在钳工台前忙起来,往往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那份功力,许多男同志都自叹不如。她干起活来不仅好,而且快,近几年她每年超额完成任务,年平均工时都在4000小时以上,一年能干两年的活儿。这些年来,她在带徒弟时,技术上毫不保留,生活上悉心照顾,两个徒弟很快成为车间生产中的骨干。一些和她同期进厂的很多人都改了行,对此,她坦然处之,依然忘我地工作在生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