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17日
新闻广角
03

昔日皇帝女儿不愁嫁如今银行有钱贷不出

文/苏金

人们都记得,银行贷款在前些年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这是因为实行贷款额度管理,额度有限,而企业的流动资金由银行统管,为了争取贷款,企业都快把银行的前后门踩破了,如今企业贷款已占国有银行资金的70%。而与此同时,信贷资金的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监控和管理,据估算,由于企业贷款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已达数万亿元。

银行风险重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侯。1994年以来,银行终于迈向商业改革,先是政策性业务从专业银行中分离出去,后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民生、中信及新兴地方性银行等一批新兴商业银行的挑战,一些效益好、有实力的企业成为各银行争夺的对象,四大老国有银行不得不奋起护卫,以防止“水土流失”:建行实施“双大”战略(大行业、大企业),工行、中行选择“重点企业”,农行更提出“黄金客户制”。于是一夜之间,效益好、有潜力的企业成了“香饽饽”,各家银行争相上门加强服务和宣传攻势,而效益差、资信差的企业则乏人问津。企业说银行成了“势利鬼”,不再雪中送炭,而只会锦上添花。银行也理直气壮:国家要求银行未来几年内不良贷款率每年降低2%,这是硬指标,达不到要追究贷款人的责任。

可以说,去年有钱贷不出正是银行谨慎挑选企业的结果:从金融运作来看无疑是好现象,这表明银行已自觉地进行商业化运作模式,而不再以政府官员的角色来对待银行资产。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动员社会闲散资金顺利转化为投资,是整个经济运行没有效率的表现。一位银行界人士这样分析,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三个原因:一是社会上借转换机制之名行逃废银行债务之实的现象屡屡出现,贷款风险巨大,银行不愿放贷;二是,银行吸存利息与购买国债及各银行存入人民银行的利息之间存在一个利差,银行通过这些途径能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三是,我国整个微观经济不景气,市场缺乏热点,企业结构调整遇到很大困难,好的企业、好的项目不多。

因此,1998年虽然取消贷款限额,理论上资金供应环境有所放松,但银行追求效益、降低风险的主题不会改变,自我约束将进一步加强,加之市场环境不会立即好转,有钱贷不出的现象可能继续存在。这种现象将随着企业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及直接融资的大力发展而逐步有所改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