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24日
生活广场
02

女中学生因早恋而怀孕、堕胎,社会与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花季少女不该出现在人流手术室

文/黄征胡丹

最近笔者在一次对武汉市中学生早恋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当中未婚先孕现象近几年时有发生。尽管堕胎的女中学生是极少数,但却对男女双方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女中学生受害更为严重。

来自医院、诊所的报告

3月4日至10日笔者采访了武汉市第八医院、二医院、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和几家私人诊所,在“人工流产”手术记录中,都发现了中学生的影子。

1997年9月,一15岁女孩怀孕50余天,在男方父母陪同下到市八医院做人流。该女孩自称男孩是她同班同学,常帮她在家复习功课。

1997年10月,一16岁女学生怀孕三个多月,在母亲陪同下到武汉市第二医院作人流,亦称男朋友是同班同学。

1997年年底,一15岁女生在母亲陪同下到桥口区某私人诊所做人流。

1998年1月至2月,汉阳区三家相邻的私人诊所共为6名17岁的职校女生做人流,她们皆因早恋而受孕。

此外,协和医院去年也有中学生做人流手术的记录。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由于受黄色刊物的不良影响,一名年仅13岁的女孩陈某先后与数名同龄少年偷吃禁果,怀孕两个月后被家长发现急送医院做人流手术。

中学生对早恋、少女堕胎怎么看?

3月中旬,记者对武汉市一所职校、一所普通中学的100名学生(15—18岁)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中学生早恋,有81%的学生表示没有谈恋爱,10%“有暗恋的对象”,9%承认自己谈恋爱。而对于同学好友中谈恋爱的,有15%的学生认为“很多”,47%认为“不太多”,只有23%、15%的学生认为“很少”、“没有”。

被调查者在谈及对中学生谈恋爱怎么看时,55%的学生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对,认为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对恋爱者表示理解”。持反对意见的占36%,原因是“会影响学习”,而9%的学生表示“支持”觉得“两人能相互帮助,促进学习”。

对于中学生因恋爱而造成怀孕甚至堕胎的现象,36%的学生“觉得很可耻”,而48%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对她们表示理解和同情”,另外有16%的学生表示“不关自己的事,无所谓”。

至于中学生到夜总会当服务生、服务小姐,有6%的学生觉得“很好奇,可以试一下”,11%的学生觉得“是很好的社会实践,还可以打工挣钱”。而认为它“影响正常学习,最好不去”、“那里环境太复杂,容易让人学坏”的学生则分别占31%和52%。

另外,61%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和其它青春期教育课程认为“很有必要”,3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觉得“不学也可以”的学生只有4名。

令人担忧的不良社会、家庭因素

据了解,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除了自身的原因,尤以社会和家庭因素最为突出。

30岁的黎女士是某中专的音乐教师,每晚在新华路一家夜总会做钢琴伴奏。她说在与她共事的服务小姐中最小的只有16岁,她们不仅陪客人跳舞喝酒,有的还陪吃宵夜。有一次她发现一个陪客的小姐竟是她们学校的学生!据了解,到娱乐场所当服务小姐成了一些女中学生的“业余职业”。无疑,这些学生是受到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的影响,为了赚钱才当服务小姐的。

在社会因素中占另一重要地位的就是“黄毒”,即那些黄色、半黄色的刊物、音像制品等。中学生接触到这些东西,由于思想单纯容易模仿,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13岁的陈某就是一例。影视剧中男女过于亲密的镜头也成为中学生效仿的“教材”。宋女士的女儿读初三,最令她担心的是女儿平时喜欢看港台电视剧,里面常有些逗乐、打情骂俏的镜头,女儿看着觉得很好玩,家长叫她别看她还不乐意。另外,有些家长在公园或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些中学生模仿电影电视中的镜头,行为过于亲密时,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早恋。”某中学张老师如是说,“由于失去父母的爱,这些孩子就会去追求异性的爱,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有时候可能就会与别人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或走上犯罪的道路。”

青春期教育不容忽视

记者在武汉市江岸区一所普通中学了解到,按规定初一到初三年级都要开健康教育课(即生理卫生课),但由于该校只有一名生理卫生老师,所以只在初一年级开了这门课,而且不作考试要求。另外,初中年级每个学生都发有一本《青春期常识》,作为课外读物供学生自学。而在另一所学校只在初一初二年级集中上一次大课(男女分开),并且没有教材。

江岸区那所学校唯一的一名生理卫生课老师老校医告诉笔者:“学生蛮喜欢上这门课,但最感兴趣的还是青春期卫生和青春期心理卫生这两节。在调查表最后,好多学生都附言要求学校多开一些关于青春期教育的课。”

一位在初中当了二十几年班主任的张老师说:“我认为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但要让他们分清友谊和爱情的不同。学生该知道的事就应该让他们知道,但起点要高,要让他们明白这是科学,不能想歪了。”

而另一位30多岁的班主任却很直率的告诉记者:“我这个人很保守,对青春期方面的事可以不讲的就尽量不跟学生讲,免得他们有些本来不晓得的事,你一说,他们反而想去试一试。”

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中小学德育专家严正教授认为应高度重视中学生青春期教育。据他介绍,中学生发生性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性无知导致对性产生好奇心和对性行为的尝试;第二是男女生早恋,其中有人情感不能自控导致性失误;第三是不良动机造成性失误,比如双方发生性行为后,认为彼此关系更为牢固等。

严正教授介绍道,中学生发生性行为后,一怕学校处分,二怕父母打骂,三怕别人嘲笑,四怕怀孕(女生),常常处于担心、害怕的状态,学习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对女生而言心理上还会留下阴影。

就中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严正教授提出了四条“对策”:一是学校要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二是家长应重视孩子的青春发育期的动态,注意引导,防止早恋,更要防止性失误的发生,但不要监视,不要粗暴对待。适当的方法有:1、预防性教育,即就社会上的事与孩子谈心,摆事实、讲道理。2、有早恋苗头的,应进行针对性教育,但不要把一般的男女交往也看成早恋。3、家长与学校应经常保持联系,掌握孩子的真实情况。4、注意孩子交友。三是有关部门应加大扫黄的力度,不让其在社会上传播,毒害青少年,并且还要净化学校周边污染,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