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02日
公众视角
03

一出手时便得手

屈超耘

不久前,河北省安平县发生了一桩类似“天方夜谭”式的荒诞故事:“港商”黄海生和该县合资办了一座工厂,县长带领人马六下南京,考察旭达塑料制品厂,花人民币200余万元买回该厂生产的不干胶生产线全套设备。谁知,运回的机器设备全是拼装的假货,根本不能用。之后,经过有关部门调查,又发现生产所谓不干胶生产线设备的南京旭达塑料制品厂也是假的,就连该厂厂长徐象海都是假的,最后更发现,那个投资的港商黄海生仍是假的。就这样,贫困的安平县白白扔了200万元,还花了县长一干人等六下南京考察费若干万。至于为办厂调配干部等所花的钱,就没法算了。

人们不禁要问:这么一系列的假,它到底是怎么样出笼,又是怎么样“一出手时就得手”的?原来,浙江人黄益钦以20万元资金注册开办的旭达塑料制品厂,根本不能生产不干胶生产线设备。为了欺骗客户,他租用了南京工程机械厂内几间房作为车间,给该厂大门口挂了个南机厂分厂的牌子叫“旭达”,雇人作“厂长”(实际上只负责接待),以应付客户,然后由同乡黄海生假扮港商,出外搞假投资,再给受骗方推荐所谓“旭达”的不干胶生产线全套产品,引受骗者到南京考察供货厂家。就凭这套破绽百出的骗术,一两年间,竟骗了全国八家客户2000多万元,安平县就是这受骗中的一家。

人们不禁还要问:来历不明的浙江人黄益钦,怎么能顺利地在南京注册开办工厂,办厂的一系列复杂手续又是怎样办通的?回答亦很简单:花点钱,钱既可通人路,亦可通神路、鬼路。他租用南京工程机械厂那几间旧厂房,一出手就是租金32万元。南机厂方面见钱眼开,派专人打着“南机”的旗号给对方跑各方面的手续。这样,“旭达塑料制品厂”便很快地挂牌“投产”了。

然而,世人还是不解:如此泡制出的所谓工厂,千疮万孔的漏洞,怎么能使客户上当?稍微懂一点事,只须三五分钟,就会发现此厂有假。比如找“南机”的头头脑脑问一问,你们国营大厂生产不干胶的设备,为什么要挂“旭达”这个分厂的牌子?比如问一问领参观的人员,不干胶生产线设备在哪儿,叫我亲眼看一看。那破绽立即就可被发现。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作假者把受骗者估透了:一些地方派出的所谓考察者,全是些死官僚主义者,公家的事他们谁也不去负那个责的。就这样,连三岁孩子都骗不过的劣术,竟然把全国八家国营客户全部骗了。其中,最典型的亦当数安平县。

按理,考察设备,应该派精通技术的人。可惜,这个县不是这么做,而是派出了以县长为首的考察班子,(你看,领导多么重视)并且六下南京。(你看,又是多么认真)我敢肯定说,这位县长六次下金陵根本不是为了考察设备,而是“醉翁”之意不在机,在乎山水之间也。要不,他六下金陵怎么对那么拙劣的骗术都未识破?如果,他真地是考察竟然受骗,我可以断定此公的智力等于零。(智力等于零的可以当县长,不知是怎么当的?)顺便说一说和县老爷打交道的黄海生,如果县长大人稍负点责,查一查对方的有关证件,就马上会发现狐狸尾巴。可惜,他没有这样做。一句话,这样的人竟然能当一县之长,不亚于是开国际玩笑。

最后,该归结到本文的标题《一出手时便得手》上了,中国当前受骗上当的大案很多,可诈骗者的骗术一般都很低劣,之所以能够“一出手时便得手”,全是因为受骗上当者麻痹大意和不负责任。而这些麻痹大意和不负责任者,又大部分是有一定地位的官员。这,难道不值得管官的深思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