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看《泰坦尼克号》
陈苏
最近,《泰坦尼克号》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议论最多的是杰克和露丝这一对恋人近似经典的爱情故事。
今天这样的环境和观念下,全盘的否定和肯定均不可能,也不是客观的评价和科学的态度。
有人想不通女主角露丝到底有多大的委屈要自杀,我想,这正常不过。因为我们偶而总能听到未成年的或刚成年的年轻人,他们因为家长的训斥老师的批评,或是因为失恋而自寻短见的事情。而三四十年后,恶意的中伤故意的伤害,人们却会像抹蛛丝儿一样抹去。所以,露丝这个心理未成熟的美貌女子,她是极有可能在当时寻找另一个自由世界的。
有人抱怨故事情节不真实,我觉得没有道理。《泰坦尼克号》不是记录片,而记录片也有导演。《泰坦尼克号》仅以世纪初发生的海难为背景。至于爱情故事,几乎都是虚构的,只有一点真实性,谁都知道现实与艺术不能划等号,所以不必要求它的纯真性,更不必感情用事,一味挑剔进而否定,饱饱眼福总还可以。
爱是困难的,杰克与露丝的爱正是如此。有人抱怨出入烟花柳巷、狂妄粗俗的登徒子杰克根本没有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但我认为杰克的才华机敏和襟怀坦白就是他的可爱之处。比起恶贯满盈的败类,比起那些惯于暗室操作耍手段玩阴谋的男人,比起那些玩弄女性擅长伪装包装的“君子”,他无论如何有“真”的闪光。
看到年轻的杰克带着野性的大笑,带着兽性的狂奔,我又惊又喜,浑身痛快。身居三秦大地,多数人习惯了从小用脸色眼色表示不满,习惯了做温顺听话的“好孩子”,习惯了做夹着尾巴活的“好绵羊”,安于循规蹈矩式的生活方式成了定势。因而,也就少了一些活力和创造性,少了些开拓与进取精神,这与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多么地格格不入!
因而,我喜爱杰克这样敢想敢为,个性明显的青年。对他与露丝的一见钟情也能谅解宽容。我希望他能与露丝再相爱下去。这是心灵深处的选择,只要不后悔,不动摇,“登徒子”也是应该允许有爱情的。更何况他们并非一时心欢。希望那些轻易否定的人们听一听自己心灵的声音的同时,也理解一下一对恋人的内心,要面对心灵的真实。
教书育人10年了,我第一次对着银幕感到自己的可悲。大学期间和婚前的一段生活,我竟然没有大胆地追求过一个自己喜欢的异性,对有好感的男子也从未吐露过自己的心曲。工作中,勤勤恳恳,真话不能说,假话不想说,渐渐地变成一只不爱说话的母鸡。现在,纵使有了表现能力的机会,也不敢展示自己的欲望。看着片子,不知不觉眼里有了那种液体。杰克和露丝一次次发完少年狂后,我觉得正常人身上的爱、笑、恨等光影泪画,这些生命中最原始的欲望也无所顾忌地被表现出来。我甚至想,将来的二十一世纪,我会是一位豁达的母亲,会在允许的范围内让我的女儿女婿尽情地表达年轻的爱,否则,她会和我一样,青春渗进一丝无言的悔,像什么被驯化了的家畜。
盯着一尊佛,会看见佛光,盯着一堆垃圾,会看见几只小虫。至于有人抱怨沉船后没旋涡,露丝脚上竟还穿着高跟鞋之类,这或许是该片的不足。我不想再去考究。比起国内一些同类题材粗制滥造的戏中过多的“演”的成份,比起国产片电影人电视人对戏的态度,《泰坦尼克号》的结论是很明显的,演员的演技也是不容多费笔墨和口舌的。
话说回来,我们远远没费许多美金拍个中国特色的《泰坦尼克号》,没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就横加指责,是不是少了批评者应有的慎思与平静呢?《泰坦尼克号》赚尽惊叹、眼泪、美金和人民币,又有几部片子能与它相比?
不言而喻。这大概也是《泰坦尼克号》获取十多项大奖的原因之一。
正视失败比重视成功更难,请人们三思而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