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从下岗工到“十佳”投递员
——记西安市十佳再就业明星李晓春
1992年10月,由于企业不景气,李晓春由西安市灞桥区新筑供销社主任的位子上下岗了,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很快陷入窘境。几年来,为了谋生,也起早贪黑,摆过夜市,打过零工,卖过干果、蔬菜、啤酒……在重新就业的道路上苦苦求索。
1996年10月,李晓春来到西安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登记求职。第二年初,他被介绍到钟娄邮局当了一名投递员。他深深感到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从他家到邮局有10多公里远,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准时到邮局上班,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雨雪寒冬,他从来没有迟来过一次。
李晓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组织上分配他负责许士庙街和莲湖路地区的邮件分拣投递工作。他每天一上班,就按类分排各种报刊杂志,仔细分拣包裹单、汇款单、印刷品和各种信件,然后把3000多件邮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收件人的手中。李晓春投递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许士庙街43号的孤寡老人王秉政,多年瘫痪在床,李晓春总是把汇款单亲自送到他的床前。省机电公司137号的鱼师傅,儿子在日本上大学,每当有日本寄来的信件时,李晓春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交到鱼师傅手中,和老人一起分享喜悦。可是当大家请他吃饭、喝茶时,他却一一婉言谢绝了。
投递高考录取通知书是一项责任大、时间紧的特殊任务。在1997年投递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李晓春遇到了一份通知书只写了“莲湖路54号”和考生号码,没有写收件人姓名。他到54号试投时,人家说这上面连姓名也没有,我们也不知是谁的。他又找到52号和56号,仍然没有结果,李晓春心想,这份录取通知书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我不能退回去,一定要找到收件人。一天、两天……他拿着通知书挨家挨户地询问。到了第五天,他终于在一公里之外的64号找到了收件人。这位考生手捧着录取通知书,热泪盈框地连声说道:“谢谢!谢谢!。”
李晓春自去年参加邮政工作以来,已累计投送各类邮件80余万件,没有发生一起差错。先后收到投递区住户书面表扬信17封。1997年,他被西安市邮政系统评选为“十佳”投递员。同年12月,又被西安市总工会评选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个人”。 (董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