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将心比心全力相助
——澄合矿务局为下岗职工服务解困记事
澄合矿务局是全国煤炭系统特困企业之一。为了走出困境,从1996年起,该局实行“减员提效”,3239名职工相继下岗。今年,煤炭经营形势更趋严峻,矿区人均月收入不足80元的困难户多达1600家。但由于矿党政领导对此认识明确,措施得力,使矿区形势稳定,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正常。
实施“下岗分流”伊始,澄合局领导班子便通过学习、讨论,形成了“四个无论如何”的共识:无论如何,都要把保持矿区稳定放在首位;无论如何,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方向不能变;无论如何,不能把下岗职工看成包袱,一定要认识到他们是以牺牲自我利益为企业发展作奉献;无论如何,都要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四点明确认识引出了四条得力措施——政策上保证、生活上关怀、观念上引导、就业上扶持。
政策上保证。他们对下岗职工的待遇,在政策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开始,他们实行下岗第一年发基本工资,然后逐年减至60%的办法,后来又在地区最低生活费待遇标准上,照常计发工龄、水电、书报三项补贴,此举虽不济大事,但足以暖心。
生活上关怀。澄合局领导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下岗职工困难户专门建卡建档,重点帮扶。他们两年筹资100多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困难户生产自救和困难救济。所有局级领导、多数处级领导和相当一部分科级领导都参与了“结对扶贫”。该局二矿80多名科级干部“结穷亲”,两年使90多户困难职工脱贫。对本局下岗职工困难户子女上学实行“减免学费”和特殊情况“补贴书册费”办法,下岗职工子女考入大、中专学校的,局给予一次性奖励和定期补助。几年来,该矿区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
观念上引导。为了转变下岗职工的观念,两年多来,该局编写宣传材料20余万字,请再就业工程搞得好的单位和下岗后自谋职业有成就的下岗职工谈体会、讲经验,使下岗职工普遍认识到“路就在脚下”的道理,从而增强了生活信心,减少了怨气。
就业上扶持。对下岗职工再就业,澄合局开辟了三条途径。一是建立社会劳务需求信息网,有组织地输出劳务人员;二是坚持对下岗职工困难户发放低息贷款,提供生产、技术信息和服务,帮助他们生产自救;三是尽力发展非煤产业,尽可能多地吸纳下岗职工。仅去年以来,局新建矸石电厂一家便安置下岗职工100多名。局属各基层矿、厂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该局董家河锚杆厂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范围,一次吸纳下岗职工30余名。局属四个林场、农场也以优惠条件向下岗职工大开方便之门。
5月14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后,澄合局党委及时召集局中心组成员学习、讨论江泽民同志讲话,并安排有关部门深入矿区,对下岗职工生活、就业状况和基层单位落实有关政策、待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此后,局当即召开党政联席会,分析形势、统一认识、对照检查、查漏补缺,对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又出台了一些有效措施,把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张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