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10日
头版
01

时代呼唤商标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市场正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立足之地,除了商品质量、外观设计以外,最重要而直接的因素就是商标品牌及其信誉。国产品牌要走出国门,首先要进行商标国际化更新,设计出适合国际市场,符合国际惯例,能充分展示企业及产品的品牌形象,又能为海外消费者接受的新商标新品牌。

目前国产品牌中,大部分商品沿用了汉字加汉语拼音的商标名称模式,如一些著名品牌也不例外,象轻骑集团的“轻骑(QING QI)”、“海尔(Hai er)”、“伟志(weizhi)”等,而普通品牌更是如此。而另一些商标则盲目“崇洋”,使用了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名。这两类商标大多是难以为国外消费者接受和认同的,这些对国产品牌走向国际市场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商标国际化方面,一些精明的企业商家已经意识到并及早进行更新。如原青岛彩电更名为“海信(Hisense)”,咸阳“彩虹”集团将沿用的“caihong”改为“IRICO”,由Irix和corpora-tion(公司)组成,含义美好,又接近西方语言习惯。其他如小霸王(Subor),新飞(Frestech)、厦华(XOCECO)等,都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好棋。

中外合资企业及海外名牌在商标国际化的作法颇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打入中国市场时,都用上十分贴近中国语言的商标,象“飘柔”、“海飞丝”“康佳”、“雪碧”“舒肤佳”等都成为国内市场叫得响的“洋品牌”;在一些国际知名的商标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因巧妙的翻译而音义俱佳,成为脍炙人口的商标佳作。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由于种种局限,商标的品位、文化含量、国际化设计都差强人意。因此,为了竞争与生存,我们的经营者应该重视商标的设计更新,在丰富商标语言的同时,加强艺术化、国际化,用准确生动的商标品牌塑造好商品形象,为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开路。 (阳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