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花季的养蜂人
图文/郭玉军
夏初。露打秦岭,花开秦岭。养蜂人驮着他们的蜂箱,风尘仆仆来到秦岭山里赶这里的花季。沿途走上几十公里便能遇上一家放蜂人。对这些普通放蜂人来说,蜂蜜是香甜的,而生活是寂寞和苦涩的。
简易的帐篷前冒着缕缕炊烟,一老一少正忙着午饭,身边摆放着几个碗盆和一个水桶,帐篷里是一些养蜂的工具和两个用木棒拼起来的床。老汉叫梁青锐,七十多岁了,少者是他的小儿子。他们是山外长安县黄甫乡人,梁老汉说,他在解放前就干这行,跑遍了关中、陕南和陕北,还到过四川,养蜂这本事在8年前已传给了儿子。干这行也有不顺的时候,今月5月初和儿子在淳化放蜂时遇上了连阴雨,气温低,一连数日蜜峰无法外出采蜜,蜂巢里的蜜又被吃完了,他只好踏着泥泞的山路走上几十公里,到镇上去买白糖,回到放蜂处浑身是泥,顾不上洗换,赶紧先喂蜜蜂。过几日,他就要把蜂箱运到陕北去,赶那里的花季。谷新民从3月初一个人离开家,带着口粮,要到10月底才能返回家。说起今年收入,他不无惆怅地说:“今年雨水太多,70箱蜂顶多收入六七千元吧,好的年份在一万元。每天从公路边也能卖出十来斤,城里人们喜欢这原汁的蜜。”
图(一)深山放蜂人
图(二)谷新民整理蜂巢
图(三)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