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03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下岗了,决不能趴下 鲜花盛开在试飞场上 《生活空间》之外的故事 图片新闻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生活空间》之外的故事

文/慕容雅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清晨收视率极低的时段,推出一个全新的栏目——《东方时空》。定位为“综合性杂志性”节目的《东方时空》,由三大版块组成,即《东方之子》、《生活空间》和《焦点时刻》。不久,《东方时空》火爆荧屏。事实上,《生活空间》一开始并无特色,相对于其他两个版块倒显得苍白而疲沓,后制片人几度更换,由陈虻出任《生活空间》第三任制片人,1 1月8日,《生活空间》全面改版,正式打出标版“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作为大众传媒,更应该关注做为生活主体的普通人。在此前,老百姓除了在《电视红娘》中偶尔亮相,还没有被作为被拍摄的主体受到重视。《生活空间》开风气之先,镜头聚焦于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从普通人生活过程中提炼出人生的真谛,颇有“人文教化”的意味,这使《生活空间》获得最初的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人文教化”为目的的初衷愈发显露出它的局限性,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通过对栏目自身价值的再认识,《生活空间》开始关注飞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从而解决了栏目常办常新的问题,也给未来留下了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生活空间》讲述了近2000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方寸荧屏之上,普通人成为《生活空间》的主角,而在荧屏背后,为了使普通人真正成为主角,《生活空间》的编导们又演泽出多少鲜为知的幕后故事。

“你在《生活空间》中看到的每个故事并不是最精彩的故事!”

重庆女孩杜渐是个口齿伶俐、性格爽快的编导:“我来《生活空间》时间比较晚,1996年5月从重庆有线电视台来的,仅仅才1年半。要说老百姓故事背后的故事,真是太多了。可以这么说吧,我拍的每一部片子,都经历了许多周折。你在《生活空间》中看到的每个故事,并不是最精彩的故事!怎么说呢?我是一个电视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人,做人就要善良,所以对被拍摄对象能造成伤害的,编辑过程中就得删掉,而那些往往是最精彩的。”

杜渐开门见山,快人快语。

刚刚从上海回来,杜渐就从这次上海之旅谈起。此次去上海,她所带领的这个编导组去完成两个选题,一个是对一个单亲家庭的调查,另一个则是跟踪拍摄一位颇有名气的足球明皇的生活纪实。头一个选题是杜渐从一本名叫《街道》的杂志上发现的,杂志报道了这个单亲家庭,因为夫妻对子女教育问题产生分歧,导致夫妻分居好长时间,却没有离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家庭,摄制组兴冲冲赶到上海后,立即遭到妻子这一方的强烈反对。而丈夫和孩子都愿意接受拍摄。杜渐耐心地说服这位妻子,表示决不披露个人隐私,无奈这位妻子此意已决。杜渐只好客气地对这位妻子说:“你有权拒绝拍摄,这对我们来说很遗憾;但你的丈夫和孩子愿意接受采访,他们有权与我们合作,请你不要干涉!”这样就使整个“调查”打了一半的折扣。而在拍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岔头:这位丈夫与另外一个有夫之妇产生了感情,这位女人正在与自己的丈夫离婚。摄制组十分兴奋,大有“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意味。这位女人亦十分直爽,愿意接受采访,但要求不要出现其形象,只录声音就行,以免播出后对其离婚不利。拍摄到了这个关头全变了样,这样拍摄下去会是个什么结局呢?杜渐哭笑不得。

拍那个足球明星就更加走样了。本来,这个足球明星很少接受采访,但他对《生活空间》感觉相当好,所以这回爽快接受采访了。跟踪采访进行了四五天后,主人公就板起了脸孔,几次打电话要求到此为止。原因是他整日在训练场上和赛场上,难得与妻子独处。可摄制组紧紧盯着他不放,回到家中小两口本应放松或亲热一番,可是对着摄像机依然十分紧张。杜渐只好答应不再去家中“骚扰”,只去队中拍摄。时逢甲A联赛和备战足协杯赛,听说是北京来的记者,外籍主教练不允许进入训练场地。甲A比赛中场休息,应该有一些有意思的场面,摄制组同样被拒之门外。跟踪拍摄20多天,杜渐与主人公成了好朋友,私下聊天时俩人无话不说,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对中国足协的看法,主人公颇有自己的看法。而面对镜头,不仅主人公就连他的家人都会说一些人云亦云的“官”话。原来计划拍摄主人公的个人生活,结果阴差阳错,却成了一个对中国足球现状轻描淡写的评述,这片子后期该怎么编辑?

“刚来《生活空间》不久,我拍了一个最最庸俗的片子。”杜渐说起这段往事,依旧十分惭愧。

事实上,那部片子原名为《婚姻的故事》,主人公是杜渐十分要好的朋友。他离过3次婚,并非是个花花公子。因为他的每次婚姻都有其爱情之外的自私目的,这种功利色彩很浓的婚姻导致了他的三次离异。当他认识了问题的症结之后,主动请杜渐来拍他,要以自己的教训警示他人。拍摄相当顺利,片子制作完成后,杜渐打电话通知他要播出,他再次表示同意播出,这是部相当精彩之作,但杜渐心里总觉得这会对主人公造成伤害,恰在播出前几天,主人公的第四任妻子打来电话,不同意播出,理由是一旦播出,她周围的人会因为她与这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而歧视她。结果片子重新大改,内容是主人公婚姻之外的工作与生活,片名也改了。一部精彩的片子成了杜渐心中永远的庸俗之作。

好事多磨。为了拍摄来京打工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的一部片子,杜渐根据别人提供的线索找一个“打工小学”,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小学,因为这个小学没有办学资格,拒绝采访。说服学校的领导后,教委有关部门又不愿接受采访。晓之以理,阐述媒体的关注对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有益无害后,职能部门勉强同意了。再去拍摄“打工小学”,学校打游击似地转移了。结果,摄制组就象刑侦办案组似的,学校搬了几次家,他们就根据线索追踪了几次。

某个外企女员工,要求自动辞职。可这个外企老板却出了一个“损”招:把这位女员工按辞退处理。事情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但性质却不同,因为女员工的档案一旦写入辞退,她以后找工作就会有很多麻烦。女员工上诉到劳动仲裁部门,要讨回一个说法。杜渐去这家公司采访,几次被推出大门。仲裁法庭开始也不同意采访,摄制组采用迂回战术,答应镜头只对准女员工,而不拍摄仲裁人员。终于,仲裁人员被他们信守诺言的真诚所打动,后来允许全面拍摄。开庭审理三次,历时半年时间,女员工获胜。这一结果是杜渐他们所希望的。杜渐表示,这部片子播出后影响较大,但这决不能说明拍摄一部片子就能改变主人公的命运。作为纪录片的编导,善良与公正是重要的,但第一位是尊重事实。

(一)未完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