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10日

陕西工人报生活广场 警惕:校园小恶霸团伙 幸福断想 如何估量藏品价格 广告 夏至“九九”歌 教子有方的唐太宗 渭南邮电在发展中前进

当前版:第A2版: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生活广场
02

渭南邮电在发展中前进

渭南市邮电局概况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东部,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誉称。辖两区、两市、八县。

渭南市邮电局辖县(市)邮电局10个,职工2900多人,服务面积1.32万,服务人口510万。

渭南市邮电事业在省局和渭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各级党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全市邮电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八五”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全市邮电固定资产从1990年的0.44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6.2亿元;巨大的投入带来了高效的产出。短短几年来,全市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新建通信生产综合楼九座,建筑面积52102平方米;建成渭南——蒲城960路数字微波、渭南一大荔、蒲城一白水光缆;及郑州——西安;北京——太原——西安国家干线光缆市内配套建设,长途传输发生了质的变化。1995年,全市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1996年建成了本地网,建设了139移动通信网,无线寻呼1996年全市联网,1997年与全省联网。截止1997年底,本地网交换机容量达到20.4万门,是1990年9倍;其中,市话14.9万门,农话5.5万门,无线寻呼容量达20万门,13移动通信达到544个信道,建设基站达到25个。在通信能力的支撑下,邮电业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本地网实装用户126162户,其中市话92964户,农话33198户,无线寻呼53437户,139移动通信息1047户。到1997年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达到2.13亿元和2.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57%,47.03%,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3.25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2.31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0.762部/百人,主线普及率达到2.44对/百人,行政村通电话数增加到1300人,占行政村总数的40.29%。

1992年渭南局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9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截止1997年底全市11个县以上邮电单位全部建成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实现了省级文明单位系统化。在全省服务行业开展的“创佳评差”活动中,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最佳单位。党的组织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994年被邮电部授予“全国邮电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1996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韩城市邮电局一鸿雁搏击龙门浪

韩城邮电在改革大潮中异军突起,成为韩城经济腾飞的翅膀。全局二百多名职工,在“唯奖必夺,唯先是学,团结拼搏,再谱新歌”的企业精神鼓舞下,在“全国通信企业优秀管理者”薛前科局长的带领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指导方针,八八年跨入省级先进企业,九四年跨入省级文明单位,九六年获省级文明示范单位称号,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邮电系统最佳单位,先后被誉为“省级售后服务先进单位”“省级优质服务用户满意单位”“全省邮政业务发展十强县市”等多种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全省一面鲜艳的红旗。

几年来,他们在通信建设上本着高起点,高科技、超前规划、抢先建设的指导思想,九二年开通无线寻呼系统,现已实现全市全省联网、拥有用户6300多户;九三年引进开通数字程控电话、容量已达15007门,发展用户12000多户,或为渭南全市第一个市话过万户的县市局。九四年横贯全市的京、太西光缆和同沟埋设的农话光缆同时开通,拥有长途电路390条,长话电路720条,实现了所有电话交换点的扩容改造,实现了城乡联网,等位拨号、集中计费、交换程控化、数字化、传输光缆化。九五年移动电话胜利开通,拥有用户1500多户。邮政机构遍布城乡,全市各乡镇全部设有邮政机构,开办了包括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礼仪速递等各类邮政业务,邮储余额达到近亿元。

蒲城县邮电局——农村电话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蒲城农村电话通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农村电话总容量达7000门,农话用户达到5875户,全县31个乡镇都通上了电话,373个行政村276个村通了电话,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1.3%。

以农话交换点改制为突破口,带动周边农话业务的发展,打好农话发展“阵地战”。1994年市话改制5400门时就对全县7个农村交换点进行了全部改制,1995年年初开通市话程控电话后农话同时并入大网,实行等位拨号,实现了农村电话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城乡一体化,全部乡镇都通电话的宏伟目标。农村电话交换容量由1994年2328户增加到4412户,农村电话用户由1994年704户猛增到1506户。

以市场为导向,点燃富裕村电话“星星之火”,打好农村电话发展“游击战”。即先同经济条件较好,装电话需求迫切的村组联系,实施杆路进村工程,带动其他村装电话的发展,从而形成农村电话发展的良好氛围。到1996年底160个富裕村全部装上了电话。

全面拓展农村电话市场,引导农村信息致富,规模经营,成片开发,展开农村电话发展“正规战”。1997年蒲城农村电话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村村通电话的条件基本成熟。农民村看村,户看户,相互攀比的消费心里和信息致富的需求极大地刺激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装机热情。年底村村通电话的村达到252个,占全县373个行政村的67.45%。

现在蒲城农村电话的发展态势不减,四个工程队正在日一既夜地施工,1998年将实现新的跨越。

华阴市邮电局——

邮政储蓄步人快车道

近两年来,国家先后四次大幅度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对邮政储蓄冲击很大。华阴市邮电局针对邮储业务发展缓慢的严峻形势,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5月31日,该局储蓄余额达到7122万元,比上年净增132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2%,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渭南市邮电局组织的“冲刺五个亿、首战开门红”邮储竟赛活动中,该局奋勇争先取得第一名,并在全省行业内部的排名由过去的12位跃居现在的第8位,使邮政储蓄步入发展快车道。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为本抓教育,忧患意识促动力。面对储蓄市场激烈的竟争局面,他们注重思想教育,要求全体干部必须树立“邮电靠我振兴,我靠邮电生存”和“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爱局争先思想,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档次。

二、落实制定了邮储管理干部包片,网点负责人包点,职工个人包任务的以上下联动承包经营责任制,政绩好坏直接和责任人工资奖金挂勾。

三、狠抓优质服务,力创高星级标准。首先是对全市所有邮储网点进行了全面整修,成立了储汇中心,建立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其次是通过一系列服务措施,使储户真正感到邮电服务一年更比一年好。1996年该局邮政营业厅荣获一星级营业厅称号,97年又荣获二星级营业厅称号。

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邮储科技含量。他们不仅在200万元以上网点新上了微机,还为各网点配备了电子利率显示屏、储汇中心还新上了多媒体,并计划年内再上ATM自动柜员机,实现所有网点通存通兑,以增强邮政储蓄的竟争能力和吸储能力。

富平县邮电局——增强素质促发展提高服务上水平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富平县邮电局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良好势头。全局完成了4800门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基站、电子化营业厅和农村电话程控化等20余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全县邮电业务收入分别以15%、72%,89%的幅度逐年增长,其各项工作的综合评比名次由1993年渭南市各县(市)、区邮电局的最后一名跃居到1995年的全市第二位。

拥有225名职工的富平县邮电局,曾由于设

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低下和管理不善等诸多原

使这里的经营效益跌入了低谷。1994年,以

长赵雷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从强化职工素质人手,先后拨出30余万元,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下基层”的办法,对职工进行全面的政治、业务培训,使职工参训率和外培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和23%。经过努力,这里已建起了一所拥有80平方米教学场地、10余万元教学仪器设备的邮电职工学校,并逐步摸索总结出了规范化教学与灵活施教相结合、普遍轮训和竞争上岗相配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职工教育体系与方略。

强化全员教育,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这个局95%以上的青工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65%左右的青工则达到了一专多能,还有14名30岁以下的青工顺利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去年以来,这个局先后获得了省局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邮政储蓄先进单位、市局五防一保优秀单位、市“创佳评差”先进单位、市消协售后服务信得过单位及县级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大荔县邮电局——三年拼搏迈大步

大荔县邮电局共有243名职工,下设7个职能股室,11个邮政、电信生产作业班组,基层设9个邮电支局,17个邮电所,3个代办所,开设汽车邮路两条,邮路36条,市投邮路6条,邮政网点星罗棋布,电信网络初具规模。

大荔邮电通信底子薄,起步晚,通信手段较为落后,通信发展相对滞后,1990年,全县乡镇通信还都是青一色的“摇把子”,1980年,市话容量仅为500门,十年间,发展用户400户。1994年底,市话用户仅1500户,业务总量完成537万元,业务收入完成515万元。1995年,新的一届领导班就任,正是通信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他们提出了“迎战攻坚年,实现新跨越”的口号,当年邮电综合大楼落成,实现通信“三化”,即市话交换程控化,农话交换自动化,长途传输光缆化。通信能力大规模建设,为96年加快业务大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仅市话用户净增4400户,相当于前46年总和的2.2倍,这一年实现了千万元县局,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216万元、1185万元。1997年,他们依然牢牢抓住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向1997冲刺年奋力出击,完成收入目标任务1810万元。以上罗列数字看出,近三年来,他们每年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增长的绝对值以200万元为基数滚动向上递增、攀高,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三年几乎翻了两番,电话用户等重点业务发展逐年翻番增长。全市邮电综合经营考评连续三年获前三名。

在创收增效的同时,他们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为省一级档案,财务综合管理评比获市局第一名。物质文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继95年获市级“文明单位”之后,96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9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同时还获得了省级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局“五防一保”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