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将“劳司”变“捞私”
钟声
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多渠道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是一件深受职工及家属欢迎的好事情。可是,有的单位却把“劳司”办得离了“谱”。将“劳司”变作“捞私”,变成为少数领导干部“谋福利”的福窝,违背了办劳司的真正目的,职工对此痛恨到了极点。
目前又听说,某单位领导为儿子办酒席、办了几十桌酒席,却只象征性地掏了几百元钱,连本钱都未掏够,下余部分全部以劳司招待来客名义公报。一日又闻某单位装电话,科级以上干部电话费用,全由劳司报销。近日又一消息钻进耳朵,说某位领导家里搞装修,所需材料又是单位劳司承理,人员及工钱也由劳司出面解决……
上述现象虽都是道听途说,真实性值得细心人进一步考证和核实,但认真人可以从这几年“劳司”身上看出“捞私”迹象。因此,期望有关部门对各地各单位“劳司”加强关注力度,杜绝“捞私”现象发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