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23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金州夏夜吃茶 天池的风采 遭遇 图片新闻 乡愁 麦客 我的美容史 家乡的大山 装灯 福老汉 图片新闻 广告 我们依然是朋友

当前版:第A3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3

福老汉

(小说) □文/薛志强

福老汉不姓福,姓谢,人一老,成了福老汉。

谢老汉在这片丘岭地坝村与土坷垃练了几十年,现在仍执着地与土坷垃较着劲儿。虽已六十有八的年纪,但身骨却硬朗得很。吃饭好,睡觉香,没有憔悴和疲惫。熟人见了他,口口声声叫他福老汉,他便乐呵呵的忙应和,左邻右舍人则称爷、称伯、称叔、称哥按了辈份来。

人们称他福老汉,是因为他比起一般村里人安逸舒适有福气。忙天务弄田地,闲时搓麻摸牌试试手气,也常去茶铺谝谝三板听听新闻混个舒心时光。在众人眼里,老谢吃不愁穿不忧,原因是他有一双儿女,十几年前就进城吃了公家饭,他老脸上闪光,心里滋润。

福老汉目不识丁,年轻时受了许多许多苦累,后来又作了几十年的生产队长,再后来又作了几年村调解主任。家境翻身虽然不大,却死下心要供儿女们读书,所以这个地坝村的第一个中专生和高中生就出于他的门下。

福老汉到了花甲年月,儿女们渐渐成了亲又成了家,剩下老俩口仍在那几间旧瓦屋互为依靠度时光,偶尔进城在儿家女家小住一两日,时间稍长点自觉耐不住。作儿作女的,爹娘进城来,恨不得鸡鱼肉样样让他们吃个饱,但爹娘毕竟是爹娘,他们体谅儿女们,说还是家常便饭好。进来一趟城,粮食蔬菜大包小捆往这驭,几十里的往返路费还得娘老子贴,好多年这样过去了。后来娘老们来城的次数很少了,老俩口如今背有些驼了,腿也打起了弯儿,额头上增添了七、八道粗糙的沟纹,往日那红润已一去不返。前不久,儿家里突然闹起事端,儿与媳为孝敬老人的事引发了不可逆转的纠纷,为此,小家庭差丁点土崩瓦解。最近又听到风声,儿子女儿也要面临下岗。祸事一桩连了一桩,老俩口又恼又忧,又没了主意,这下如何是好呢。

老汉又一次来到城里又一次从城里回到地坝村。回到地坝村,熟悉他的人仍然一本正经地叫他福老汉。左邻右舍人还是称爷称叔称伯称哥按辈份唤,福老汉依然唉长呵短笑咪咪的去应和,但这次,心里的一种愁真正爬上了他的眉际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