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凤县为个体矿企摘红帽子
本报讯 凤县60多个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的矿山企业就要摘掉带了多年的“集体”帽子了。这是县政府为贯彻实施国务院新发布的三个矿业行政法规和省上两个《决定》,对全县矿山企业进行清理整顿的重点内容。
凤县有丰富的铅锌、金等矿产资源,矿业收入占县财政的70%,有乡镇矿山百余个。80年代中后期矿业大发展时,有相当一部分个体或合伙投资者担心私营企业受岐视,权益得不到保护,办矿时寻找乡、村或政府部门作为挂靠单位,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挂上“集体”牌子。有的多年来矿主已倒了几次手,牌照依旧。至今这种名为集体实为个体、产权关系不清的矿山企业有60多家。
凤县这次从4月份开始的清理整顿,按县清理整顿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先自查,接着以县矿管办为主,有关部门配合,分片到各矿区坑口检查各种证照、转包协议、财务帐表等,调查清楚投资主体、经济关系和产权变迁的来龙去脉,有无违法行为。然后,在查处违法、处理纠纷、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变更企业法人,依法让私营矿主堂堂正正地成为合法采矿权人,帮助他们摘掉“红帽子”。
凤县矿管办主任刘国民近日介绍说,目前这60多家企业的情况已基本摸清,其中30多个采矿权属清晰和经济关系简单的正在办理变更法人手续。 (黄振山马宗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