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28日
公众视角
03

话王

刘三余

秦人说话咬字重,音迟滞,就像地里抡镢头挖苜蓿,一下就是一下。比起说话像刮风一样的南方人,明显赶不上趟儿。倘若在谈判桌上,一个是手持冲锋枪哒哒哒的连发,一个是扣一下响一声的“半自动”,单就节奏而言,撂倒的八成是秦人。幸亏语言具有弹性和张力,撂倒的秦人还会重新站起,还是那支韧性的扣一下响一声的“半自动”,说话还是一如对生活那样的从容自信,漫不经心间,唇边溜出一个词、一句话来,就不禁让人感叹:这秦川到底是埋皇上的地方,物华天宝,古风长存,黄钟大员,大言稀声啊。

大言稀声,就是秦人所说的“话王”了。

话王,是昨日的农业文明撒在黄土地上的种子。

[受活]这是人生的肖像。从字面上琢磨,比起迄今为止所有的哲学流派宗教门类之学说,最概括最活泼最能抵近生命本质而又给人主观意识留下巨大空白的,莫过于“受活”二字。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耳;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这个看法是否偏颇暂且不论,但它无疑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来到世间,纯粹是一个被动式,至于活下来,怎么活,众生世相,难以穷尽。

一般秦人对于“受活”的说法,偏重于狭义上的:一是指男欢女爱床帏之事,二是借指施展手脚而坐享其成的人。

[闹]一位乾县老乡把自己调动工作的事办成了,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闹住了”!我一愣,两人继而抚掌大笑。这里的“闹”跟“闹派人物”无缘,与红红火火不沾边。“闹”在这里,作为名词使动化的“药”讲。朋友不是猎人,他“闹住”的对象自然不是老鼠野狐灰狼,说白了,是“人”。把为办事不得已的送礼行贿称之为“闹”。可这“人”眼见着又活得旺旺的—一这问题,存考。[可立马喳],蒙语,音译,和“快”同义。我猜想,这“可七马喳”应该是元朝时代被秦人“拿来”的。这四个字,音节响亮,天衣无缝,一气呵成。需要加油的时候,一句“可立马喳”给人就来了劲儿;说“快”或“立马”,未必。

[不好事儿]好事儿,就是秦人眼里好斗的公鸡,挨宰的货。不好事儿,顺其自然,比如在下:我从火车站乘坐末班公共车回家。车里只有三人:司机、售票员和我。卖了票,一脸疲惫的售票员小伙就开始擦车窗,扫地板,于纸屑飞扬中骂他们的大小头目给我听,将车开得咣只剩下散架的司机也跟着帮腔:玻璃擦不净罚款多少,地板扫不净罚款多少……我一声不吭。我被他俩当作了出气筒或倾撒污物的物什了。说话间,汽车已超过下车点,整整三站!车停了,车开了,司乘人员就不再说话,我也不说话。但我清楚,徒步回家的路程,等于火车站到家的三倍。我就这样回了家。深夜1点20分,老婆是这样开始抱怨我的:你咋不和他们理论理论?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不好事儿。老婆便不再吱声。

[殇与殁]儿童、年轻人死了,唤作“殇”;老人仙逝,称之“殁”。诸如此类的秦人雅语,俯拾皆是。我在上小学三年级那会儿,上下琢磨不透:老人死称“没”了,倒还说的过去,年轻娃明明死了,为啥还要拐个弯说“伤”?

[节节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节节命”是一个意思,但后者又容易使人想到地里的苞谷、高梁或甘蔗——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正在不可遏制地拔节生长。

[试火]远古第一个试火的人,是吓退了黑夜袭击的野兽,还是烧熟了一个香喷喷的包谷棒儿?抑或,不慎引火烧身送了性命?不管怎样,科学试验,极地探险,现代的一切物质文明,都是循着第一个“试火”的人的脚印踩下来的,

秦人一说“试火”,就该捋袖子了。

鸡毛不能上天?试火试火。

汉唐雄风不再?试火试火。

这篇非驴非马的稿件编辑看不上?试火试火。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