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28日
公众视角
03

戏痴

王海安

熟知西安秦腔北会会长李青麦的人都称他是戏痴。

1978年,在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当文艺宣传队队长的李青麦发起成立了自乐班秦腔北会并将活动场地放在了自己家。当时他家房子小人多,自乐班便在院子里活动:没有凳子坐就站着;没有戏装乐器,就自己动手做一部分,向单位借一部分,众人凑钱再买一部分……痴迷秦腔的李青麦,看到自乐班热热闹闹地成立起来了,心里美滋滋的,自掏腰包为北会供水、供电、贡献茶叶、提供场地。一晃,20年过去了。这20年他为北会付出了多少?无法计算。仅说电费一项。北会活动晚上点的碘钨灯是1千瓦,每天几个小时,20年得多钱?李青麦却淡淡地说,钱算个啥?秦腔早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给自己的生命投资咱还能舍不得?

李青麦办北会得到了老父亲李吉成的大力支持。李吉成在北会成立时年已8旬,但这位老戏迷不顾自己老迈年高,热心支持儿子的事业。北会活动时,他总是提前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把炉子扇得旺旺的,把茶水泡得酽酽的,把家里所有的凳子都摆出来,一心一意要让大家唱个好戏,有个好心情。看见儿子和一伙子人放开嗓门、能痛快快地唱秦腔,李吉成咧开没牙的大嘴只是个乐。1984年,李吉成一直把北会支持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才阖眼离世。李青麦嚎啕大哭,含着热泪为父亲唱秦腔送行。那挚深的感情,通过慷慨激昂的秦腔表达出来,听众们无不感动得泪流满面。

解放前,西安市以钟楼为界,秦腔爱好者们组织的目乐班有东西南北中五个会。由于种种原因,这许多会现大都销声匿迹,不复存在,唯独留下了一个北会。所以,西安东西南北中的秦腔爱好者都来到北会活动,再加上省内外的一些秦腔爱好者,北会成了一个“百会”。人多了,原来每星期一两次的定期活动就变成天天活动,否则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冬去夏来,风霜雨雪,老在露天唱啊演啊不是个事儿,李青麦便跟自己的爱人李颖萍商量,看能不能给北会盖个活动室。李颖萍原来并不喜欢秦腔,但见丈夫痴迷到忘我的地步,又好笑又好气,时间一长也就“理解万岁”了。这位荣获过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过中央领导接见的女干部,掏出5000元,给北会建了个上下两层3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还用600元买了一套音响。随之,她便默默地给北会烧水、扫地、摆凳子、看炉子,承担了全部后勤工作。忘掉了自己原先的立场,也“下海”唱起秦腔,成了自乐班的骨干。

李青麦的女了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在家坐月子。北会人活动时免不了要大唱。有人提醒李青麦:“娃小哩,咱活动是不是暂停一段时间。要不然,看小心把娃吵坏了。”李青麦大手一挥:“没事儿!我就是从小听秦腔长大的。这不,身体还棒得不行!”果然,小外孙子长大后,身体壮实,智商正常,而且也爱听秦腔。北会活动时,他跑前跑后,十分逗人喜爱。每逢这时,李青麦总是边手牵着健康活泼的小外孙,边和大家一起排练演唱,心里如同吃了蜜一般。

在戏迷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北会,由于多次在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露面,名声大噪,邀请演出的函约纷至沓来。有人就问李青麦:需要不需要借这个机会收点儿费,弥补一下开支?李青麦摇摇头,咱唱秦腔是图高兴哩,又不是凭这维持生活。钱不能收。有人又问:那你贡献了这么多全是白撂了?李青麦回答:咋能是白撂?这不,起来个北会哩!出外演出时,邀请方有车,北会就坐车;没车就骑俩轱辘;留吃饭,就客客气气一吃;不管饭,便回到家再说。后来,为了满足戏迷的要求,李青麦干脆把北会拉出来在西安环城公园每天开场,全部免费。戏迷们乐坏了,商量着要给北会付点儿钱。李青麦说、咱唱戏是过瘾哩。瘾过了就行了,不要钱!

1992年,西安市莲湖区举办“红五月音乐会”,报名参加的大多是中央和省属的一些单位,唯独北会是以群众团体的身份参加。人家演出时是车接车送,北会是来回骑自行车;人家是单位掏钱统一制作服装,北会是自己出钱买衣服;人家吃的是包饭喝饮料,北会是自带干粮喝凉水;人家是现代派歌舞,北会是老古董秦腔……结果谁都没有想到,比赛结束,北会拿了个一等奖,还被推荐到市上参赛。在市上,北会的秦腔又得了个优秀演出奖。李青麦喜滋滋的,逢人便说:秦腔“馋火”得太,打败了“洋枪洋炮”!

1998年,在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的多次盛情邀请下,北会组织了26人的演出队赴新疆演出。在解放后陕西秦腔4次赴克市演出的经历中,这是唯一一个业余团体。北会在新疆11天,行程1.2万公里,共演出4场。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优良的人品戏德、精湛的舞台艺术,倾倒了新疆的戏迷,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听说此事后,甘肃省文化行政单位也有意邀请北会到甘肃去一趟,好为群众文化活动鼓劲加油。后来,乌鲁木齐市秦腔团团长称赞说,北会进行了一次了不起的活动。李青麦则说,这算啥?不过是我们北会为振兴秦腔而搞的一次演习,以后还要把“世事”再弄大些哩。

继浙江卫视、广东卫视播放了有关北会的专题节目后,199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又在虎年新春第一天以《秦腔秦韵贺新春》为题播放了李青麦全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唱秦腔的情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对外部也来到西安,实地采访李青麦,要把西安这个自乐班介绍到海外去,谈起这些,李青麦就充满了自豪感。他虽然已年过6旬,可至今神采奕栾。他告诉我们,有这么多人关心秦腔关心北会,我越活越有味道。他说这20年来,“多少个夜晚难人眠,多少件事情泪不干多少次委屈肚内咽多少句冷语冰心寒”,可休想撼动我对秦腔的痴情!

好一个爱秦腔迷秦腔的戏痴!从他身上,我们不是可以看出秦腔之所以能扎限三奏大地、历经数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吗?

放大 缩小 默认